老人5年捡上百件“宝贝” 文物部门帮忙鉴定真假(图)

23.04.2014  13:50

老人为了研究“宝贝”的来历,还购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

宝贝们”用盒子分门别类收藏起来。

工地施工时,老人从泥土堆中找出来的一些器皿。

2009年8月的一天,宋汝言在武警医院附近的工地无意间捡到一截石砖,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一场“寻宝之旅”。5年来,他一共捡到了上百件宝贝,有古砖、战国蚁鼻钱、汉五铢,还有22枚已经被专家鉴定过的汉代封泥。但宋老说,自己还有一些东西无法辨识,想找专家帮着鉴定一下。对此,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负责人表示,可以帮忙鉴定,如果是真的,肯定具有历史价值。

一截石砖开启他的“寻宝之旅

4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长丰路警泰苑的宋汝言家中。“我闲着在家时,就爱看我的这些宝贝。”今年66岁的宋老一边说一边从卧室内拿出七八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放着不少“宝贝”。

2009年8月的一天,宋老从菜市场买菜回来后,发现没带钥匙,便沿着武警医院南边的路闲逛。“医院边上当时有个工地正在施工,我就沿着工地附近走,突然看到泥里有一截石砖,上面还有花纹。”宋老说,自己虽然什么都不懂,但觉得肯定不是一般的砖。

于是,他找来铁锹开始顺着石砖挖起来,“除了石砖,还挖出来一些瓦片碎碗。

从那以后,宋老只要出门,都会特别留心脚下和路边。“这些东西都是我在泥里、路边找到的,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到,就像这个蚁鼻钱,和小拇指一般大,没留意的话就错过了。

5年间已收藏上百件“宝贝

几年下来,粗略计算,宋老在泥堆、路边捡到了大大小小的上百件物品。除了收在盒子里的,家中的餐桌上还放着几个瓷碗。据宋老介绍,它们都是宋朝的。

随后,宋老又指着阳台门边的几块石块介绍,“这是石碑,青石料的,正面镌刻着阴文楷书‘金界’两字。那两块其实是一体的,上面有‘府正堂薛口厅州’的字样。”宋老说他已经查了好多资料,“但还是不知道这两样是不是宋金在庐州对峙留下的界碑。

至于宋老为什么会对这些宝贝那么上心,他表示:“从我当初留意这些东西,它们就慢慢变成了我的爱好了。”更重要的是,宋老认为,这些挖掘出来的“宝贝”蕴含着老合肥的故事,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追忆。

22枚汉代封泥已通过专家鉴定

为了弄清这些“宝贝”的渊源,宋老还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在宋老家中,有各种版本的《辞源》、《辞海》以及钱币的图谱,“除了这些,还有《史记》、《汉书》,如果书上找不到,我就上网查,看收藏类的电视节目,偶尔也会去书摊上找找地方志。

你看这些古钱、石砖上都刻有文字,有的还画了花纹。”为了弄清这些东西的年代,宋老查阅了很多相关书籍,“再结合合肥的历史,差不多能得出结论。”当然,仅仅靠书籍是不行的,“我有时候,也会找一些懂行的人帮我看看。”比如,宋老收集的战国蚁鼻钱,汉五铢等。

宋老收集的“宝贝”种类多,除了前文提到的砖瓦、钱币,还有22枚十分珍贵的封泥。宋老说,他带着它们参加过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周末赛宝会》,专家仔细查看后,认为这些汉代封泥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合肥古城很有历史意义。

这些都是专家鉴定过的。”宋老开心地展示他的证书,证书上可以看到,封泥被鉴定为“年度百年珍品”,并附有众专家的亲笔签名。

这些珍贵的封泥上,还刻有十分清晰的文字,“可惜有的我都不认识。”宋老说,他为了弄明白代表的含义,找了很多印谱,一个个对比研究。“我有一个心愿,希望可以找专家帮我辨认那些我不认识的字。”宋老说。

专家

如果宝贝是真的,将很有历史价值

他捡到东西的那一带,确实靠近古城遗址。”昨天,在得知宋老收藏的这些宝贝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路姓负责人表示,可以到宋老家帮着辨识那几枚封泥上的字样,“他收藏的那些宝贝,我们也可以一起鉴定,如果是真的,那对合肥的历史研究肯定有很重要的价值。”(江淮晨报 夏海霞、郭倩、梁迅、卓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