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藏课堂】这门课,教你怎么管钱

28.04.2023  11:31

编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新闻中心推出“发现宝藏课堂”系列报道,发挥好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展现成大教师“敬业乐教、护佑成才”的形象,推动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商学院王积慧团队负责建设的《出纳实务》课程在财会类课程教学领域推行了集“看、拓、讲、学、测、训”于一体的教学体系。2020年,《出纳实务》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综合楼A415智慧教室有点热闹。


《出纳实务》的课堂上,授课老师王积慧布置了一项作业:开发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把购货方和销货方的相关信息按照规范的格式正确填写。“开发票是财务最基础的工作,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日后在工作中才能快速上手。”王积慧老师说。


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几联?每一联的作用是什么?”王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大家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实用的财会技能实践课程,《出纳实务》是商学院会计专业大二学生的必修课。


什么是“出纳”?“出纳”通常被认定为简单的收付钱工作,而成大的这门《出纳实务》不仅干货满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出纳技能,更引导学生拓宽思维,不仅管好钱,还要让钱生钱。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出纳”工作,教学团队总会想方设法地将鲜活的现实例子嵌入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中。


马尔康市人民医院会计侵吞公款,为什么小小一个会计几个月时间可以贪污几百万?”“企业到底怎么做假账?”“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管理有什么漏洞?”“如何防范货币资金风险?”“人工智能时代下如何跟进财务工作的流程”?


把现实与课本的紧密结合,学生不仅正确认识“出纳”这个岗位,更强化了“实事求是、不做假账”的课程思政核心。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纳人员逐渐从‘收银员’转变为‘货币资金大管家’,“要从传统收付职能中解脱出来,朝监督和管理方向走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王积慧老师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


紧扣“实务”这一关键词,教学团队站在出纳人员与用人单位的角度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立足于自身的实战经验,从货币资金的管理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前沿问题、社会热点、最新的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


老师常常以自身工作经历为例,特别注重给我们普及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错的方面,比如出纳人员与会计人员不能混为一谈,就是我们常说的‘管账的不能管钱’。”2022级专升本会计专业1班的伍玉同学说。


而把32个课时的课程变得充实有趣,更离不开教学团队精心的课程设计。


结合“微课+仿真+案例+翻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同学们提前观看慕课视频,以理论知识为先导,了解出纳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再通过内容拔高、案例分析、仿真实训、课堂测验……驱动学生“跳起摸高”,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与“”。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会组织“谁是金手指点大赛”“人民币真假识别竞赛”等活动。通过智慧树平台的直播见面课,邀请财税行业专家分享见解和做职业导航。2020级会计专业的张燕同学说:“老师们为了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出纳这一岗位的工作,专门组织了点钞大赛,比赛前会教我们点钞的方法,比如扇形点钞法、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点钞法,通过计时两两PK进行比赛。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你讲我听”灌输式教学,围绕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形式,形成集测验、实训、活动、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立体化课堂,全面提升专业学习挑战度。


2020年《出纳实务》被教育部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而在这背后,是商学院王积慧老师、杨珊珊老师、刘雨薇老师等十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几位老师同时负责《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总会定期坐在一起,共享有意思的案例,保持课件与讲义的及时更新。


自《出纳实务》课程开设至今,这一教学团队已经“运转”了近十年。


教育的目的是要成就学生未来,这是一门实用类课程,我们需要把知识点落实到具体场景,而不是空中楼阁。

编辑:闵秀玲         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