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现代农业的新路径

14.11.2013  23:41

四川省现代农业深化提升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四川省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产粮大县”……这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农业方面的一系列殊荣。作为一个地处川滇交界的山区县,农业在该县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并且成为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产业结构因地布局
  
  “我家种了2000多棵茶花树,从今年开始见效益了。现在已经卖出200多棵,每棵500元左右,明年树子再大点,卖价更高。10月9日,在高县罗场镇林湖村茶花基地,种植户罗家阳老人对记者说。
  
  林湖村是该县罗场茶花产业核心示范区,现已形成了上万亩的茶花生产基地,该村农业年产值达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该镇党委书记单军介绍,根据山区不同的地势地貌,在高山发展了茶花1万亩、茶叶1万亩,在浅丘平坝发展蚕桑2.2万亩,在河谷地区发展林竹1万亩,镇域内漫山遍野都是群众致富的宝。
  
  山区茶叶茶花经济带、浅丘平坝蚕桑经济带和河谷竹业经济带为核心的“三带”产业布局,这是高县根据南高北低、浅丘山区并存、山脉沟谷纵横的特殊区位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构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去年,该县浅丘平坝蚕桑经济带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产茧11.57万担,蚕农茧款收入1.85亿元,蚕业综合产值4.67亿元,继续位列全省第二,是四川省重点建设优质蚕茧基地县之一;山区茶叶经济带茶园面积达到23万亩,茶叶总产量7265吨,总产值4.53亿元;河谷竹业基地面积达到22万亩,总产值3亿元。
  
   科学建设产业基础
  
  “我们村建成优质早茶茶树良种品比园、母本园、良种繁育苗圃面积500亩,去年以来出圃优质茶苗上亿株,茶农增收上千万元,种茶苗成了村民增收的又一方式。”高县羊田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奎说。
  
  高县茶叶站站长李刚介绍,该县农业部门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引进业主与基地农户签订了1000万株茶苗的订单;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无性繁殖、茶苗断尖等新技术,每亩苗圃年产茶苗提高到20万株以上;大量引进“蒙山9号”、“乌牛早”、“平阳特早”等新品种,还对茶苗的价格体系进行改革。育苗茶农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增强,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现在我们繁育的茶树种苗品种已达17个,种苗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外销到贵州、重庆、陕西、湖北等省市。
  
  为高效推广良种良法,该县已建成了华丰村茶叶繁育基地、落润乡水稻制种基地、马店村蚕桑品种园、可久镇永安良种竹基地等各类良繁品种园,奠定了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基础。其中,羊田乡华丰村已成为集品种选育、引进、品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园内有国家级、省级品种11个,品种数居全省首位,常年出圃优质茶苗5000万株以上,是仅次于名山县的四川省第二大繁育基地。通过推进良繁品种园,全县农业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率快速提高,两杂种子稳定在100%,茶树已达57%,桑树超过95%,有力支撑起农业生产效益。
  
  除了良繁品种园,该县还建立了科技示范园、生态精品园、庆符-文江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园。全县“蚕、茶、竹、畜、粮”五大产业都已建成了较高水平的示范园。罗场镇马店村建立的3000亩蚕业核心示范区,已成为全省第一个蚕业科技示范园;罗场镇林湖村建立的3000余亩茶花示范园,通过“幼芽嫁接”技术,培育出独有的茶花新品种“七彩茶花”,受到市场青睐。以建设“生态精品园”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精品园”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高效益产销示范,带动全县农业在品牌之路上快速发展,目前培育了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4个、名牌产品6个。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是农业部认定的第一批7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之一。园区主导发展酿酒、轻纺、茶叶、薯业四大产业,目前有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年产值51.35亿元。
  
   全面提升经营水平
  
  10月11日,记者在高县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看到,高洲酒业新增10万吨白酒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该公司党委副书记魏纯杰介绍,该工程将于2015年竣工投产,届时公司将达到年产白酒20万吨、产值100亿元的规模,实现成功上市。
  
  高洲酒业是全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白酒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十大创新名企,其产品“金潭玉液”品牌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按“公司+基地+农户?穴专业合作社?雪”的模式,走红粱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之路,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县发展优质红粱基地5万亩,2万多户群众年收入1亿元。魏纯杰说:“到2015年,公司红粱基地将建成10万亩,带动农户6万户。
  
  高洲酒业是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高县坚持以工业理念狠抓农业,走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之路,着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领跑者”地位,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大力推动以“三带、四园、五龙”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覆盖全县蚕桑、茶叶、林竹、畜牧、粮食的龙头企业带动了这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生产的大发展。粮食产业有高洲酒业,年销售收入11.2亿元;蚕桑产业有立华丝绸,年销售收入2亿元;茶叶产业有川红茶业、早白尖茶叶,年销售收入2亿元;林竹产业有华盛纸业,年销售收入1.1亿元;畜牧产业有汇丰食品,年销售收入1.3亿元……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形式紧密联结农户,占带动农户总数的75%。农业从业者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稳步提高,基地内每亩良种茶园可收入8000元、每亩桑园可收入7000元、每亩竹园可收入6000元以上,在特色产业中已涌现出大量专项收入超万元、超10万元户,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