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盆景”为“风景” 宜宾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3.03.2014  17:19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罗勇 周万刚 记者 马春莲 实习记者黄崧伦) 昨(12)日,宜宾市2014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在筠连县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王铭晖关于认真总结推广“筠连模式”的重要批示精神,安排部署宜宾市2014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宜宾市委副书记吕晓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游开余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乃富,副市长李敏,市政协副主席严晋川出席会议。

  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村史陈列室、新村聚居点以及塘坝乡幸福村、川丰村、木映村等地,对当地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广“春风经验”,组织实施“百村春风工程”,提出5年建设100个“春风村”的目标。

  目前这项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初步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村庄漂亮、农民快乐、人人有德”的美丽乡村画卷,探索出一条推进农村文明发展的“筠连模式”。中宣部《决策参考》2013年第52期以“弘扬春风精神建设美丽乡村”为题,专题介绍了“筠连模式”,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筠连模式”对中西部特别是自然条件欠佳地区,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会上,吕晓莉指出,筠连县春风村、幸福村、川丰村等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宜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筠连模式”的做法紧贴实际、具体实在、可学易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就进一步抓好宜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吕晓莉提了三点要求:

  一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要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大家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凝聚智慧,汇聚各区县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

  二要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各区县要认真学习推广“筠连模式”,变“盆景”为“风景”,弘扬“春风精神”,实施“千村春风精神文明工程”,为宜宾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三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切实强化督查,统筹协调,保证工作切实产生实效。

  游开余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从示范抓起,从试点做起,突出重点工作抓好落实。

  要变筠连“盆景”为“风景”。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查看,他们对“春风精神”、“筠连模式”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回去后,要进一步弘扬“春风经验”、借鉴“筠连模式”,创新工作载体,把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结合本地实际,实实在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