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宾河鲜文化节开幕 让河鲜更加“鲜活”

16.11.2013  01:27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马春莲)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水资源丰富,河鲜文化也是韵味十足,不仅有常见的鲫鱼、草鱼、鲢鱼、鲤鱼,也有珍贵的长薄鳅、大口鲇、中华沙鳅、胭脂鱼等稀有鱼种。今(15)日上午,“2013年首届中国·宜宾河鲜文化节”在宜宾合江门广场正式开幕,宜宾市政府副市长曾勇出席开幕式。

  本届河鲜文化节共有超过40多家特色水产企业和知名河鲜餐饮参会,在翠屏区大华渔港展示展位前,琳琅满目的菜品深深吸引着参观的市民,美味佳肴、软嫩滑爽、香脆可口,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今天主要是供市民观看展示,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主要是贴近市民、促进消费。由于近期水产品负增长,水产养殖业销售不佳,为了让餐饮业与养殖业形成对接,我们的厨师们用心制作、表达完美,从色、香、味进行体现宣传河鲜文化,结合养殖产业,推出价廉物美的菜品,家常菜和河鲜搭配进行调整价格,让老百姓能够消费,能够品尝到河鲜味。”宜宾市河鲜协会副会长张平向记者介绍道。

  在四川农科水产研究所展示位前,一些珍稀特有的鱼类让记者大开眼界,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清波、白甲鱼、江团、大口鲇、黄辣丁等鱼在鱼坛里或是摇摆,或是一动不动,“作为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级专业水产研究机构。我们参加这次展示活动,主要展示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有关名优新品种的鱼类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向全市几十家水产养殖公司和农民专业户提供人工繁殖的苗种和养殖技术。”四川农科水产研究所主任陈先均告诉记者。

  宜宾市委副秘书长、宜宾市农工委主任刘文华依次来到每个参展企业展位前,详细了解企业的规模、品种、特色、市场营销等情况,对企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并鼓励大家发展壮大。

  在越溪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展位前,刘文华观看了该企业展出的特色河鱼,了解该企业的发展状况。当听到该企业是在宜宾县越溪河中段进行生态河鱼养殖时,刘文华希望企业要做好区域品牌,要利用区位优势,加强河段管理,要在保护好河流的生态环境下发展水产养殖,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河段养殖的区域优势,引进高端特色水产品进行养殖开发,形成野生河鱼和高端名贵水产品的同步发展;在长宁县水产专合社展位前,刘文华指出,长宁县拥有发展大鲵水产的自然优势,大鲵产业的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希望水产部门要加强领导和对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培育四、五家水产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从而带动其他专合社和农民共同发展,打造长宁县水产养殖的区域大品牌。

  参观结束后,刘文华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流总结,对宜宾的水产业发展寄予很大希望,希望相关部门要借助这次河鲜文化活动,推动宜宾市特色水产业发展,树立信心,把宜宾水产业做大做强。

  据悉,由宜宾市水产协会、宜宾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宜宾市河鲜协会主办的“2013年首届中国?宜宾河鲜文化节”,为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繁荣市场,达到激活消费市场、挖掘消费潜力、沟通产销渠道、扩大消费规模,活动现场进行特色水产品、河鲜加工菜品展示、保护珍稀渔类促进水产发展图片展览,开展产销对接,河鲜优惠套餐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