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提升普高教育质量 突破教育发展瓶颈

13.03.2014  22:10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马俊杰) 近年来,宜宾普通高中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良好发展,高考上本科线人数连续八年稳定增长、连续四年突破万人大关。在今年的教育工作会上,市委书记王铭晖更是明确提出:“到2019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四川教育强市和川南人才高地”的奋斗目标。

  然而,就如今来看,本一上线人数、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偏少成为宜宾普通高中发展的瓶颈。宜宾教育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实现教育工作会上的目标,这样的瓶颈是必将要突破的。就此,宜宾市教育局三次到县区征求意,召开两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并召开筹备会进行深入讨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决定将协同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作为“可以先行”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

  3月13日,宜宾市召开了协同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工作会,会上成立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协同提升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责任区责任人。

宜宾翠屏区教育局局长黄耀学代表县(区)教育局与市教育局签订责任书

  会议指出,协同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教育强市和川南人才高地的需要;是继义务教育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和实施普通高中四大计划的主要抓手,更是为突破普通高中发展瓶颈搭建的重要平台。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协同提升责任区,就是要打破“以县为主”管理体制障碍,克服各自为政弊端,促进市内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与初中之间、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之间、市内普通高中与市外普通高中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培养能力与水平,提升一本上线率,增加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录取人数,有效突破普通高中发展瓶颈。

  会上,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乃富表示,全市教育工作者要大胆探索,全力推进,务求协同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取得明显成效。就此,张乃富提出四点要求。

  一、大胆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区责任制,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协调发展。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市内优秀人才的稳定能力和市外优秀人才的吸纳能力,造就协同培养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市内外人员柔性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二、创新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各方面力量和资源,集聚一流师资与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培养。强化专家引领,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通过举办研修班、研讨会、专题报告,聘请客座教师、学术顾问,实施名师工程,与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专业支持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一支精良的校长队伍和优秀的专家团队,建立评价和激励制度。对普高各类人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四、不断总结完善,建立责任区科学运行和考评制度。责任区的建立是突破体制约束的重大改革,决定着未来宜宾普通高中发展的成效。责任区的工作,既是合作共赢,更是工作要求,这项重大改革是建立未来宜宾普通高中发展的新模式,对于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都有工作要求和具体责任,务必认真履职,保证责任区的运行卓有成效。市教育局要牵头不断总结完善,建立科学运行体系和考评制度,实行定期专报制度,保障责任区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