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县村规民约接地气:矛盾少了 民风好了

12.09.2014  13:07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赵莹 实习记者 康志伟) 9月9日,记者走进宜宾兴文县共乐镇冷水垭村新村,只见一块醒目的黑字白底展板摆放在路旁,仔细一看,展板上整整齐齐的写着“村规民约”四个大字,下面分别是具体内容:“诚信、守法、忠孝、互助”。沿着水泥路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广场、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整齐摆放的运动器材,孩子在广场上嬉戏,老人在一旁聊天,一派和谐景象。

  “今年以来,村上没发生一起被盗案件,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村支书李小洪自豪地说,今年7月,村里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使冷水垭村的治安更好了,村民的矛盾纠纷少了,村风民风更好了。

   全民参与村规民约

  冷水垭村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共2433人。一年前,这里还是个山多地少、闭塞落后的小村落,而现在借新农村建设契机,已变成了一个美丽祥和的新农村。

  修订村规民约就发生在冷水垭村新村建设的过程中。新村建设好了,道路基础设施及居住条件变好后,村民们也有愿望将这样的好环境维持下去,因此加强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的诉求也很强烈。

  在村规民约的修订阶段,村干部通过走访村民代表、开坝坝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大家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村上通过很多渠道进行了宣传动员,基本上实现了家喻户晓。

  “目前冷水垭村规民约才修订完善2个月时间,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村支书李小洪说,但大家都来遵守村规民约还需要一个过程。

   修订“2个月”逐显成效

  “在收集民意时,忠孝问题是村民反映较多的。”村书记李小洪说,之前村上有一起赡养老人的事件就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有一户村民老人已经七八十岁高龄,四十多岁的独生子闲老人碍手碍脚不管老人,村干部走访征求民意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就立刻到此人家中,劝诫此人,并告知其子女应尽赡养老人义务。目前,儿子每天干活回来都会帮老人做饭,细心照顾老人。

  李小洪介绍,为了使新村村容村貌更美,村里在路口两旁种植了很多花木。不久前,一村民将村委会前一株美丽的三角梅移栽到了自家门前,还不等村干部前去劝说,村民们很有意识的纷纷上前对这种行为展开了批评。

  “自从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如果有小孩子在广场上打完篮球后将喝完了的矿泉水瓶随手扔在篮球场上,爱抽老烟的大爷习惯性地磕一下烟灰吐口痰,就会立即被旁边的村民提醒。”家住广场附近的张大妈笑呵呵地说。

  村妇女主任李平业告诉记者:“每天不同时段,总能看到村里治安巡逻队轮流挨家挨户地巡逻,看见哪家窗户没有关都会及时提醒。

   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

  “村规民约是一村一约,一社一规,每个村、每个社区都不一样。”共乐镇镇长朱远军介绍,为了保证村规民约接地气、顺民心,在规范的过程中,村民对于需要什么样的规约,关心什么样的事情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整理成村规民约,每个村的村规民约都是不一样的。

  “村规民约是依法治县、依法治村的有效补充,是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必然要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规民约是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过制定过程中,该县将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农民自觉遵守、实现自我管理,有效提高农民道德素养。

  据悉,为了贯彻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完善村(居)民自治、实现由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时代要求,该县各乡镇、村积极实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目前,全县各乡镇各村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实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