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今年气温高降雨多 各区县均温为历史最高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马春莲 实习记者 黄崧伦) 昨(12)日,宜宾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发布《宜宾市2013年年度气候评价》(以下简称“《评价》”)。
气候概况:各区县达历史最高均温
记者从《评价》中看到,在2013(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年度,宜宾市气候呈现“气温总体偏高、降雨总量偏多”的特点,而全年干旱危害较轻,暴雨过程较多,综合评价2013年度宜宾的农业气候年景为丰年。
平均气温分布图
在气温方面,宜宾年总积温为6619~7123℃,各区县较多年平均偏多299~805℃;春、夏、冬三季气温均偏高,年平均气温为18~19℃,其中长宁县、宜宾县最高,筠连县最低。除筠连县外,各区县年平均气温为历史最大值。
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在降雨方面,宜宾年降水总量为1045~1427毫米,其中珙县降水最多,南溪区降水最少,各区县较与多年同期偏多1~6成。其中春、夏、秋三季降水偏多。
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图
主要气候事件:主要是干旱
《评价》中还盘点有“主要气候事件”:今年宜宾的主要气候事件为干旱,在冬季的“干暖”气候明显,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5~79%,而平均气温则较常年偏高接近1℃,各区县曾出现连续15~31天的连续无降水天气;进入春季后又持续少雨,长宁县、翠屏区、南溪区达到春旱气象标准;夏季气温高而降水少,高县、屏山县达到夏旱气象标准;兴文县出现20天的伏旱,屏山县的秋旱持续47天。
不过《评价》也指出,除春季旱情较重、对小春作物灌浆结实不利外,冬干冬暖对小春作物生长影响不明显;夏旱对农作物的危害较轻;伏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秋旱反而有利于改善部分地方土壤过湿的情况,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
其次则是暴雨,今年夏季宜宾暴雨过程较多,6~8月出现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秋季出现2次局部暴雨过程。
此外,还在2月7~8日出现一次强降温天气;9月初和10月末,出现秋绵雨天气;5月、8月共有三次在部分区县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等天气。
被冰雹砸到的房屋(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