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独董离职只占百分之十几 被疑为利益输送纽带

28.07.2014  13:38
核心提示:作为完善公司治理而从国外引进的独董制度,在我国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一直被舆论称之为“花瓶”,而“官员独董”更是被质疑为利益输送的纽带。专家认为,此次清理“官员独董”,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后可以通过增加独立董事的人数比重,增加独立董事的话语权。       近日,中组部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将中央清理官员在企业任职的进程公之于众。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中官员独立董事,在此轮清理中的离职。       “官员独董”:超七千万薪酬的“花瓶”       中组部清理官员在企业任职引发“官员独董”离职潮;去年A股独董共获4.25亿元薪酬,被指未起到应有作用       近日,中组部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将中央清理官员在企业任职的进程公之于众。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中官员独立董事,在此轮清理中的离职。       从人员规模上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独董制度,去年A股上市公司为近8000名独董支付了4.25亿元的薪酬,其中“官员独董”的薪酬达7733.34万元。从公司治理上看,“中国式独董”仍未有效承载起其“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维护小股东利益”的使命。       作为完善公司治理而从国外引进的独董制度,在我国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一直被舆论称之为“花瓶”,而“官员独董”更是被质疑为利益输送的纽带。专家认为,此次清理“官员独董”,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后可以通过增加独立董事的人数比重,增加独立董事的话语权。       120余名“官员独董”辞职       近日,中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10月以来,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级干部229人。       此次集中清理,是源于2013年10月,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的出台,该意见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任职做了新的要求,明确禁止现任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同时,对退休后的领导干部在企业任职的行为,也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性,在此次集中清理中,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对外发公告,称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在多份公告中都提到,独立董事辞职是“根据中组部文件精神。”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10月19日至今,沪深两市共有近300人主动请求辞去独立董事一职,涉及约300家上市公司。在这300人当中至少有逾120名“官员独董”。“官员独董”是指一些企业聘请在职或者离职的政府官员,担任公司企业的独立执行董事。       2013年11月11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称,独立董事王开元因年龄原因提请辞去独董职务。资料显示,王开元曾任民航总局副局长、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等职务。这是18号文发布后,A股第一个辞任的“省部级”独董。       据统计,最高曾任职中央级单位的“官员独董”共412人次,最高曾任职于省级单位的,多达427人次,这两部分“官员独董”加起来占总数的近八成。       7月22日,民生银行公告称独立董事巴曙松辞职。公告中,民生银行称:“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要求研究人员辞去所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职务的规定,其申请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的职务。”       7月24日晚间,又有五洲交通、新海宜、中国发展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告公司的“官员独董”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