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徽千年民俗的“涅槃”之旅

17.02.2014  10:36

2月10日,马鞍山市含山县的群众民俗表演队为当地农民表演舞龙灯。

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到合肥市瑶海区农民工子弟学校——常胜小学,教孩子学剪纸。

  近日,位于合肥市城隍庙的市文化馆大院,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煞是热闹。戏台上的群众演员一唱一和、一笑一颦像模像样;皮影戏的幕布前,“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百看不厌;门楼上悬着的谜语字条触手可及,大人小孩仰着脑袋念念有词……马年初春的民俗盛宴,正在市民身边悄悄“复活”。

  身边的节日“菜单”

  说“复活”,是因为很多民俗曾经沉寂。随着时光流逝,虽然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同在、生肖文化与人同在,但更多的并非生活“必需品”的民俗项目开始黯然消逝:乡间传承了一两百年的舞狮表演,狮身、狮头虽完好地保存在祠堂中,却已落满灰尘;春节里满街的手扎彩灯、大门上贴着的灶神年画,也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不禁要问,民俗项目是守成还是嬗变?

  “民间自发传承存在短板,复活民俗需要更强有力的推手。 ”2006年全国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政策,推动了众多民俗活动项目一一落地。比如,由合肥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和市文化馆共同举办的新春文化庙会,每年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文化馆工作人员小杨笑称,馆内上下每年像央视办春晚那样操持一台新春文化庙会,10月份就开始着手策划,而平日里义务培训的戏曲队、曲艺队、民乐队等群众团队此刻正是施展才华、比拼才艺的时候,大家都乐在其中。近八十高龄的马云成依然能字正腔圆地表演“庐州大鼓”,九岁孩子王启响也能伶牙俐齿地唱“合肥门歌”。小杨告诉记者,老老少少的广泛参与让这个大院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接近一个月的活动,“保守估算有20多万人在这个大院里进进出出。 ”

  合肥城隍庙的热闹场景是全省各地很多民俗文化表演的一个缩影。省博物馆里的剪纸展、民俗展演现场人头攒动,合肥包河区大圩镇农民文化乐园“民俗文化演出迎新春”热热闹闹,阜阳市民间舞蹈展演闹新春、界首市“红红火火过大年”踩街活动、黟县群傩闹新春、蒙城县“我们的中国梦”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南陵县新春元宵灯谜会、无为县灯会展演等,都在以各自的传统民俗项目展示不同的地域风范,让这个春节萦绕着欢天喜地的氛围。

  民俗的“现代面孔”

  黄山市的黎阳古街上,黎阳仗鼓、隆阜抬阁等定期展演,歙砚、徽州三雕的传承人纷纷在此安营扎寨,他们说这里浓郁的徽州文化风情能激发创作激情,也为他们提供市场空间。

  去年9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文化部验收。毋庸置疑,古镇、古村落的保护与民俗复活的关系是密切的。黄山市从保护区建立伊始就遵循整体保护思路,对非遗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作出整体的保护规划。截至去年底,101个古村落、1205幢古民居得以修缮,建成了屯溪区湖边古村落、黎阳古街等13处集中保护古村落。在祁门县历溪村一处修缮完好的古建筑里,历溪村目连戏剧团负责人王红模说,他们平均一年要在这里演出20场左右,演员们都觉得在古老的徽派建筑里演绎古老的目连戏,特别带劲儿。

  如果说古民居等固态文化遗产与流传在口头、手中的民俗项目属于相生相依的话,那么旅游景点、城市园林与古老民俗的关系近年来则显得愈发亲密。阜阳生态园游园灯会已成为传统品牌,今年第六届如期举办。合肥市徽园举办的新春民俗庙会,大型舞龙舞狮民俗表演、新年敲佛钟、庐剧表演等成为保留项目。合肥市非遗园在年底举办的“庐州灯会嘉年华旅游月”,把夜间赏花灯、猜灯谜,与集声、光、电、火、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水上综合表演结合起来。不少游客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很多景区的民俗活动逐渐从“园区点缀”向“主打项目”过渡,民俗活动与群众休闲生活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在“抢救第一”的方针指导下,传统民俗项目的重建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大力修补城市社区民众主体的文化记忆,大力普及非遗知识;二是大力修复濒临失传的表演艺术和手工艺,让这些民俗项目走进日常生活。看来,古街古巷与现代旅游景点,似乎正是代表着文化记忆的续存与文化消费的兴起,传统民俗的沿袭与传承有了一片厚实的土壤。

  文化的活态载体

  民俗爱好者小唐最近在关注一档电视节目——中国猜谜语大赛。央视继去年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之后,中国猜谜语大赛、中国成语大赛令很多人跃跃欲试。“汉字秀”的背后,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释放能量。小唐认为,与很多电视节目专注于重金购置、改造“舶来品”不同,一档致力于传统民俗传统文化的节目,唤起了大众主动参与、主动享受中国文化进程的意识。

  “北京的地坛庙会久负盛名,在那儿我曾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表演,其胜景被誉为现代清明上河图,也不为过。”合肥市文化馆艺术部主任刘小黎这些年遍访很多著名的庙会,感觉这些庙会之所以办得好、人气旺,是因为它们呈现的民俗表演技艺精湛、种类繁多,更重要的是它们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

  没错,民俗可以是节目,也可以是符号,更可以是载体。近年来,很多源于传统节庆仪式的民俗项目,逐步被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中,在有条不紊的扶持、传习中,不少民俗项目得以复苏,重新迸发活力。从一个个具体的民俗项目,到传统节庆仪式,再到传统节日本身,最后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一脉相承层层叠加的过程。传统文化,正是通过这些近在咫尺的民俗活动作为载体,唤起了我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参与的热忱,让人们心有所依,从而产生很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