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安全监管升级 国产厂商积极备战“国产化盛宴”

31.05.2014  11:06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韩洁)国内服务器生产商浪潮集团本周宣布了一项“I2I”(IBM to Inspur)战略。浪潮集团副总裁左佰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I2I”计划是在国家重视信息安全、鼓励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浪潮针对市场需求增多开展的一次市场竞争行为,目的是早日打破国外厂商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占有的领先地位。

左佰臣说,浪潮之所以有雄心推出这一战略,除了近年来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还在于国家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给国产IT企业带来了春天,自主品牌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推进信息产业的国产化进程,凸显我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棱镜门”事件让我国意识到当前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而我国信息产业很多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亦加大了信息安全隐患。

以高端服务器市场为例,我国一直保持着“有市场、无技术、无产业”的状态,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关乎国家命脉的关键信息系统长期依赖国外主机,如银行的业务交易系统、证券交易系统、电信的通讯网管系统、电力调度系统等,90%的业务运行在国外主机系统之上。

IT行业有个常识,任何IT产品都存在后门,后门的存在本身是合法的,但如果有人蓄意利用后门谋求达成非正当目的,尤其是在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将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而服务器作为信息安全最核心的环节,一旦受到攻击,整个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面临失窃的风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内产品自主创新的支持,并鼓励国产化产品进行替代。但也有不少国内用户担心,国内厂商是否具备替代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中国产品是否适应需求?

对此,左佰臣表示,目前在以X86为代表的通用服务器领域,中国企业已完全掌握了技术,并占据国内一半市场。仅浪潮集团今年一季度此类服务器出货量就实现翻番,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

但他坦言,此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仍体现在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需要的高端服务器上。有关机构统计,目前IOH(IBM、HP和Oracle)三个美国巨头仍控制着中国高端服务器99%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有零星份额被日本企业富士通获得。

2013年初,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与应用推广”重大专项的推动之下,由浪潮研发的我国首台高端服务器——最大可扩展32颗处理器的浪潮天梭K1系统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新一代主机技术的国家。

倪光南说,浪潮天梭K1填补了我国高端容错服务器产业的空白,为金融、能源、通信等关键性行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其价格只有进口机器的二分之一,大大降低了用户成本的同时,在保障我国信息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K1的应用从中国建设银行的核心系统开始。2010年8月,天梭K1测试样机在建行新疆分行启动上线测试,一年之后该系统成功取代IBM小型机,全面承担建行新疆分行的中间业务,覆盖全新疆14个二级分行、187个营业网点、2400多个柜员,1000多台ATM及多媒体设备,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说:“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用的还是最核心的中间业务系统,所以对技术风险一直十分顾虑,现在回头看,这些担心仅是担心而已,直到现在系统上线已经3年多时间了,整体运行良好,进行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据介绍,目前天梭K1除了进入建设银行,还批量入驻国家电网、中国邮储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人社部等大型关键行业客户。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平板和智能手机市场,但是中国服务器与终端保有量比例不足美国的二分之一,主机的保有比例更低。随着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启动,势必引发更多对自主品牌主机的市场需求,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主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左佰臣表示,一个产业技术的兴起需要时间的检验。总体看,中国主机系统技术与国外仍有差距,尤其在中间件、数据库等核心技术还急需提升。在关键应用主机上还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研发力度,这也是浪潮下一步技术攻坚的方向。目前浪潮正在抓紧研发64路更高端的服务器,争取2015年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