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6期:巴中市巴州区成立片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有效解决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巴中市巴州区成立片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
有效解决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巴中市巴州区以片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建设为抓手,强化乡镇安监执法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了基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出动执法人员频次同比增加200%;排查、整改安全隐患起数同比分别增长60%、30%;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由以前的2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对乡镇、部门监督指导的周期由以前的2个月缩短为1周;辖区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
一是党政重视建队伍。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执法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委编办在全区编制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调剂参公编制22名、工勤控制数6名、事业编制12名,成立5个片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区财政先后拨款145万元,用于执法中队办公场地建设和执法装备购置等。
二是结合实际明责任。 执法中队作为区执法大队派驻机构,受区安全监管局领导和执法大队直接管理,并受区安办、区安全监管局委托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监管和执法监察。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分片驻扎、差异监管、统一管理、一体执法”,即:以原区委区公所管辖区域为片区派驻执法中队;各中队根据辖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察;执法大队统一调度执法力量,每周开展一次执法中队的工作剖析,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区安全监管局将执法大队人员分派到各执法中队担任业务教导员,负责指导各执法中队开展本辖区内的执法检查、监察、事故调查等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抽调执法中队人员开展联合执法、事故调查等工作。
三是健全制度强管理。 建立完善中队工作守则、举报投诉案件调查处理、档案管理制度、执法装备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运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执法人员上岗出勤、案件查处等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加强对新上岗人员业务培训,开展 “一带二学三考”活动(“师傅带徒弟”结对帮扶,学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考查品行、考试业务、考核能力),做到业务不熟不执法、作风不硬不上岗。
成都市金堂县探索构建安全生产
监管责任闭合控制体系
近年来,金堂县探索建立了“一单、一档、四定期”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了安全生产“知责明责—履责尽责—督责问责”的闭合环路控制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建立“一张清单”,知责明责“全清楚”。 县委出台《金堂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暂行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县政府安办出台《关于落实“一清单四定期”机制的意见》,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对照清单内容,制定责任清单,实行“一人一单、一次性告知”。截至目前,全县42名乡镇主要负责人、20名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220余名班子成员、1200余名村干部在责任清单上签字确认,全县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各牵头责任单位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一项档案”,履责尽责“全纪录”。 以痕迹化管理为突破口,县政府安办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管理专项档案的意见》,对县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和乡镇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实行“一人一档”,并将其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并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已对13位县级党政领导,20个县级重点部门、21个乡镇、231个村的1400多名领导干部建立了安全监管专项档案。
三是建立“四定机制”,督责问责“全逗硬”。 将定期会议、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和定期通报制度化,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常态落实。乡镇党委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两次专题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乡镇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乡镇每半年向县委县政府书面报告一次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向县政府安委会书面报告一次本地区安全工作。县政府安办组成专门督查组,对乡镇、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季度向全县通报。
此外,金堂县正在探索实行“互联网+ 安全监管”模式,研发了“金堂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信息系统”, 将 “一单一档四定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建设纳入系统,对乡镇、部门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分析预警,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