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安全感工资标准热传:上海最高达9250元

28.02.2014  14:27
核心提示:成都安全工资:5660元。

  近日,一条名为“全国各大城市安全感工资标准”的微博引起网友热议,在榜单所列的13个城市中,南京以5980元的工资排名第10,而苏州以7320元的工资排名第7。榜单一出,不少网友都留言表示自己“拖了后腿”“没有安全感”。这份榜单靠谱吗?市民们怎么看?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苏州和徐州三地市民,听他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安全工资”究竟是多少。

  微博热传的安全工资榜:

  苏州排第七南京排第十

 

  1.上海安全工资:9250元

 

  2.深圳安全工资:8780元

 

  3.北京安全工资:8550元

 

  4.温州安全工资:8020元

 

  5.杭州安全工资:7880元

 

  6.广州安全工资:7750元

 

  7.苏州安全工资:7320元

 

  8.厦门安全工资:6600元

 

  9.青岛安全工资:6260元

 

  10.南京安全工资:5980元

 

  11.成都安全工资:5660元

 

  12.西安安全工资:5400元

 

  13.天津安全工资:5350元

 

 

  啥叫“工资安全感”

  记者了解到,所谓工资安全感,就是所得工资在下次发薪前能否满足个人的开销,若能够满足甚至有富余,即有安全感,反之则无安全感。

  三地市民说“安全工资”  

  采访对象:南京一企业员工  

  税后7000元感觉刚刚够用

  26岁的李琪老家在山东潍坊,两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以后来到南京,目前在一家民营通信设备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李琪一个月的工资,税后到手7000元左右,但是他告诉记者,这些工资只是刚刚够用,谈不上什么安全感。

  李琪给记者计算了一下每个月的支出,其中最大的一项是房贷。2013年初,李琪用父母资助的30万元,在桥北购置了一套总价91万元的房子。现在,除去公积金,李琪每个月要还2500元的贷款。而这个数字,李琪说:“跟同事每月要还的贷款比,2500已经不算多了。”因为房子还没有交付,李琪现在还和同事一起合租,在鼓楼区,尽管是一个小房间,加上水电等费用,租房一个月要1000元。去年下半年,李琪交了一个女朋友,感情稳定,但也增加了生活支出。以前每个月的伙食费千元还有富余,现在2000元不够用,几乎是月光。加上其他支出,现在李琪自己每个月只能攒下1千多元钱。今年,李琪本打算买辆十万左右的车,但算算账,觉得还是过两年再说。

  采访对象:苏州一对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夫妻

  月入一万三,紧巴巴但还是挺幸福

  苏倩(化名)和姚建(化名)夫妻俩都在苏州某区的政府部门工作,苏倩在粮食局,姚建在工商局。工作快5年了,两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靠近一万三。房子的首付和车是父母出的,在没生孩子以前,他们对工作和薪水都非常满意,没事还经常开车到周边游玩或约朋友喝茶聊天,过得很滋润。2012年底,苏倩和姚建有了爱的结晶,他们才开始有了节约和存钱的意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奶瓶、奶粉都是找人代购的;苏倩虽然自己学会了不乱花钱,但给女儿在童装上从不手软。现在,苏倩还琢磨着给孩子报个英语班,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这样一来,夫妻俩总觉得紧巴巴的。记者采访时,苏倩正带着孩子在医院排队看病,她告诉记者,因为女儿咳嗽反复发作,过完年,光跑医院就花掉了3000多元。

  不过,苏倩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过的没以前轻松了,花钱也不敢大手大脚的了,但觉得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升了,觉得挺好的。

  采访对象:徐州一百货公司营业员  

  月入3000多,还能省下近2000

  小张今年27岁,大专生,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在市中心的一家百货公司服装专柜做营业员已经快5年了。小张每个月的底薪是2000元,加上提成,每个月能拿到3000出头。因为单位没为她缴纳社会保险,因此,她每个月还能获得500元左右的补助。不过,小张对自己的工资还算满意。

  虽然家里有房子住,但为了工作方便,小张在单位附近花400元租了一间房,平时吃饭都在食堂,也花不了多少钱。化妆品和买衣服也控制在千元以内,这样一来,小张每个月还能攒下近2000元。她告诉记者:“这个收入父母觉得还可以,我也觉得还行,挺知足的。”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专家观点:工资不完全等同于安全感

  记者了解到,这份榜单实际上是由网友根据2012年时,一家人力资源网站发布的2011年各大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再综合考虑以物价水平及消费成本,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并不是统计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2011年时官方公布的南京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54713元/年,月均4559元,在当时就有很多网友大呼自己“拖了后腿”。所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只是作为职工社保缴费依据才存在的,并不能反映正实的“平均水平”,统计对象以机关、高校和国企大单位为主,肯定是高于真实的平均水平的。

  有社会学人士表示,每个人的安全感,都与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有密切关系,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存在一个共用的标尺,工资并不等同于安全感,个人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