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镇 蜀中公馆王国

20.04.2014  15:07

  4月17日,《中国国家地理》刊发文章《安仁古镇 蜀中公馆王国》,文章关注蜀中公馆王国——成都大邑安仁镇。

  安仁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在川西平原的古镇上,有几座民国时期的公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悦来镇、新场镇、火井镇,而安仁镇却有27座公馆,历史上曾多达56座。为何出现如此众多的公馆呢?

  民国初年,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各地经济都处于下滑态势,地处天府之国的安仁也难逃其难,农工商业凋敝。此时,清初从安徽徽州移民入川的安仁刘氏家族,却在民国初年的乱局中崛起,枭雄辈出:军长、师长、旅长,还有四川省主席和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完”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和“大地主刘文彩”。他们的发迹,最终造就了安仁数量庞大的公馆群。

  现存的27座民国公馆,分散在几处,有的聚集,有的独立:“老公馆”,即今天的刘氏庄园博物馆,是公馆的核心之一,包括刘氏祖居、刘文彩公馆、刘文彩两位兄弟刘文成和刘文昭的公馆;“新公馆”,刘文彩当年出资为刘文辉修建的公馆;一直未开放的刘湘公馆;树人街一带的十几座公馆;安仁镇周边林盘中的公馆。安仁的刘家,是当时四川举足轻重的家族。

  一座公馆小镇

  半部刘氏家族史

  今天的刘氏庄园博物馆所在之处,在清康熙之前称“胡敦子”(林地环绕,民居坐落其中的居住环境形态被称作墩子)。康熙年间,外乡人刘朝怀入赘大邑广德乡(今安仁镇民安村)胡荣贵家,与胡家独生女结婚,成为大邑刘氏家族的第一世先祖。久而久之,刘家人丁越来越兴旺,“胡敦子”也就变成了“刘墩子”。当年刘朝怀来到安仁时一定没有想到,他的后代中出了两代四川王,影响了安仁的面貌以及整个四川的格局。元字辈与文字辈的刘姓子弟,在民国时期的四川,演绎了权力与金钱的惊世传奇。

  安仁刘氏家族的刘湘,1909年,拿起了枪杆子,成为刘氏家族发迹的领路人。1916年,刘文渊带着小弟刘文辉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第二军军长的堂侄刘湘。1920年,刘文辉脱离刘湘的川军自立门户,攻占叙府(今宜宾),总揽一方军政财大权。随后,刘文辉请擅长经济管理的五哥刘文彩到叙府管理财税,刘文彩自此登上历史舞台。刘文彩把征税敛财当做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将税收到了1957年。当时,安仁新建的公馆,只有刘湘公馆。

  “一山不容二虎,一川不容二主”,随着刘文辉势力不断壮大,他与刘湘的冲突也与日俱增。1931年2月,为了在军阀混战中扩充势力,刘文辉秘密从欧洲军火商手里购买了4轮船军火,准备从上海经水路入川,恰好长江夔门是刘湘的防区。刘湘满口答应:“没问题。届时,我通知放行就是!”但这批军火还是被刘湘扣在夔门。刘文彩闻讯,瞒着刘文辉密派刺客行刺刘湘,不料刺杀行动失败。由此,引发了四川民国时期最大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军阀大混战“二刘大战”。

  二刘大战,从1932年冬打到1933年夏,最终以刘文辉战败告终。战后,刘文辉退守雅安。安仁,作为刘湘、刘文辉的家乡,在他们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依然一片祥和。失去宜宾的刘文彩带着在宜宾收敛的横财回到安仁镇,扩建自己的公馆。之后的几年,安仁身居抗战大后方,依托刘文辉的“枪杆子”、刘文彩的“钱袋子”和他们麾下“十万人,一万枪”的袍哥队伍,步入了建设公馆的黄金时代。

  1949年,刘氏家族整个公馆群由解放军接管。上个世纪90年代,旅游开发,部分公馆因此得到了抢救性修缮。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安仁古镇“中国博物馆小镇”的称号,安仁的部分公馆作为博物馆场馆使用,这成了公馆另一种存在方式。

  民国乡绅居住典范

  林盘深深藏公馆

  在川西平原绿油油的农田当中,时常有高出周边的一块林地,这块林地通常种有高大乔木和成片竹林,农家院落就坐落其中。这种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在川西被称作“林盘”,在安仁一带被称作“墩子”。刘文彩公馆连同刘氏祖居和刘氏几兄弟的公馆,当年也身居林盘之中,只是后来随着城镇面积扩大,纳入安仁镇城区。

  安仁本地居民,习惯将修建较早的刘氏祖居、刘文彩公馆、刘文昭公馆、刘文成公馆连成片的建筑群称作“老公馆”,将修建较晚的刘文辉公馆称作“新公馆”。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刘氏祖居,是一座典型的川西农家院落。刘公赞与妻高氏在此经营30余亩田地和一个烧酒作坊,生养了刘文渊、刘文运、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六兄弟。正屋前为晒坝,整个建筑以传统的四合院沿东西轴线布局,为三进院落,有房20余间,具有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刘文彩父母的寝室、堂屋、佛堂、灶房,都按原样保留着。

  刘文成、刘文彩和刘文昭的公馆就围绕祖屋兴建。刘文彩公馆是其中最大的公馆,占地面积12306平方米,建筑面积6571平方米,共有27个天井,205间造型各异的房屋。公馆正门东北朝向,是一座不规则的封闭式和多院落组成的近代公馆建筑群,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1931年初具规模,后又经过十多年的扩建和改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以刘文彩公馆为代表,整个安仁的公馆建筑都在细节上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漫步在安仁公馆群落之中,除了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长生的仙鹤、象征福禄的蝠和鹿、象征文武双全的兵书宝剑,还时常在柱顶和垂青的檐下见到象征发财的灰塑白菜。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民国年间的乡绅社会,感受到乡绅生活的气息。

  安仁另一个公馆集中的区域,是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公馆街”的树人街和裕民街。

  走在公馆街,石板路的两侧是四川古镇司空见惯的木板门拼接的铺面,偶尔经过黑漆的大门,却不见公馆。其实在这条街上“隐居”着8座公馆,高大的门楼深藏在寻常铺面的黑漆大门和狭长甬道的后面。这些公馆往往有三进甚至四进院子,相互独立,横向并排,公馆间有围墙隔开,便于防火防盗。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黑漆大门两边可辟为临街的店铺,店铺的深度,几乎与甬道的深度相当。公馆院内,种着柚子树,“柚子”谐音“有字”“佑子”,有多子多福之意;种着金桂(即桂花),有“金贵”、金玉满堂之意。

  公馆的设计,是主人气质和修为的体现。推开树人街48号的黑漆大门,站立在门口,抬眼望去是一座简洁的弧形拱门。透过拱门看公馆的大门,巴洛克风格的大门仅露出顶部,和拱门重叠在一起形状酷似中国古代的“将军盔”。刘元瑄是刘文渊的长子,曾任二十四军代军长,他将此设计解释为“开门一步见将军”,意在表现他的平易近人。因为远离人口稠密的区域,李育滋公馆在安防设计上独具匠心,公馆主楼的东面,倚山墙建造了一个阁楼,有木楼梯连接。站在阁楼上,公馆外的情况尽收眼底。李育滋公馆的院墙上设置了多个外小内大的枪眼,院墙外挖有深沟。公馆的外墙和山墙顶端,沿用了川西常用的双面抹灰的“鹰不落顶”,利于排水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翘杆儿”用挠钩攀爬或在墙头上行走,整个公馆如同一座城堡。

  裕民街的尽头,有一座三层的洋楼,街道从洋楼的“城门洞”穿过。这座名义上是“同庆茶楼”的建筑被当地人称作“袍哥楼”。当年,刘文彩以当地袍哥为基础,在安仁镇建立袍哥组织“公益协进社”,总部就设在此,并很快在川西、川南、西康等地,建立起360余个分支社,号称“十万兄弟伙,一万多条枪”,是一股当时连国民政府都不敢小觑的势力。

  原载2014年4月17日《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