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主阵地 传播正能量

09.10.2015  12:02

 

守好主阵地,传播正能量 是高校使命所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三个事关”告诉我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尤其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也是各种势力必争的群体。“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守好主阵地,传播正能量 是教师责任所需。 守好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传播正能量,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这“四有”当中,第一位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一个不肩负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政治素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教师的立德之基、树人之本,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青年大学生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老师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大学生有很深的影响。作为长年累月站立讲台的大学老师,唯有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爱祖国、能担当的良好品质,才能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才能自觉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月29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的那样: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守好主阵地,传播正能量是学生成长所盼。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列入人民的期盼之一。

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群落的主体,美国大片、麦当劳、电脑网络等丰富的物质和发达的资讯环境让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政治理想总体是积极的,关心民主政治,爱国热情高涨,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但同时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呈现出追求实用的心态。

比如,他们因个体思想的独立性更强,社会现实的一面被放大。即便是课表上的一门选修课,学生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来提问:这门课程对我而言到底有没有用,对我的未来是否有好处?出发点不再是这门课程是不是提高我的素养和内涵。相比于“80后”,90年代出生的学生最关心的不是专业课取得了多少分数,而是更热衷于有什么方法去“赚钱”。暑假里很多学生去实习、参与社会实践,甚至是创业,“及早积攒经验,为将来走上社会做铺垫”。从这个层面上来看,“90后”学生更强调“自己要发展”。因此,90后的大学生是更需要引导健康发展的群体。

目前,大学生普遍触网,工作的重点当然应该放在互联网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宣传工作做扎实、作深入,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健康成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