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高烧 村民喊渴土地缺水

05.06.2014  12:42

 

新场村的孩子们享受的甘甜

  今年5月以来,凉山州大部分地区出现晴热高温天气,特别是5月31日至6月4日,凉山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境内包括西昌市在内有8个县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6月2日,宁南县县城最高气温达到41.3℃,葫芦口镇创下极端最高气温46.3℃。

  6月3日至4日,本报记者深入凉山州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宁南县西瑶乡、红星乡、大同乡采访,亲身感受当地干部群众战高温的真实场景。烤烟蚕桑受灾重

  6月4日10时许,记者来到宁南县西瑶乡拉落村,村民冉茂国和儿子冉光波正在一块烟地里为烤烟揭薄膜。记者发现,冉茂国家的烤烟不但苗小,而且很多苗子出现发黄和枯萎的现象。“今年实在太干了。”冉茂国说,家里16亩烤烟,往年收入至少会有5万元,今年这样干,估计减收一半,如果10天之内不下雨,基本就没什么收成了。

  在红星乡前卫村九组,村民安心惠正和丈夫一起拉着水管浇灌自家的玉米地。“栽了半个月,就浇了五六次水,但苗头仍然不好,萎蔫蔫的。”安心惠说,眼看水窖的水就快用完,心里着急得很。“宁南县受高温干旱影响最大的是烤烟和蚕桑。”宁南县县长代兵介绍,端午节前,县上就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政府各部门支持各乡镇加强防高温抗大旱工作。

  据初步统计,宁南县夏旱导致全县25个乡镇、125个村、14.5万人受到影响,出现大面积人畜饮水困难,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2.24万亩,其中,蚕桑10万亩,烤烟7万亩,成灾5.16万亩,绝收1.14万亩。目前极端干旱高温天气仍未缓解,旱情仍在持续。送水解村民之渴 “拉一车也行,这里的村民实在受不了了。”6月4日下午,在大同乡乡政府,该乡党委书记杜晓雨给宁南县城管局局长孙兵打电话,请对方6月5日一定想办法给该乡迎丰村送水。

  当天,大同乡已请当地一辆汽车为新场村送去了两车水。“一车水7吨,一户村民放水10分钟,大约有半吨,只够14户左右村民用上三天。”杜晓雨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开始,该乡就在为村民送水,以前一辆车基本可以满足受旱群众所需,这几天高温,村民需求越来越大,一辆车拉水不够了。“这水这么金贵,贮藏在家里主要是解决吃水。”正在接水的新场村四组村民陈文武说,家里2月就缺水,现在家里非常注意节约用水:清水洗菜,洗菜水用来洗脸,洗脸水用来煮猪食或者喂牲口。

  在宁南县红星乡,乡上组织了80多人轮流守护华弹大堰,目的是防止唯一水源被中途截流。另外,乡上组织30多名民兵,专门负责为缺劳户送水。6月4日上午,宁南县城管局为保证红星乡中心小学用水,专门从县城拉了一车水送到学校水池。

  目前,宁南县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20万元,主要解决人畜饮水、抗旱保苗、沟堰整治等。与此同时,宁南县民政、农业、蚕业、水务、农机、烟草办等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块调查核实灾情,制定抗旱救灾方案,指导开展生产自救。宁南县委书记张硕表示,高温干旱虽然给宁南带来严峻考验,但宁南干部群众一定会尽全力夺取抗灾保丰收的胜利。(王咏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