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病去世 贫困父母买冰箱赠医院表“心意”

26.11.2013  01:5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实习生 文东 摄影 赵霞)25日下午,4台崭新电冰箱被送到华西附二院,最终被安放在儿科血液免疫病室二区——这里的四人间病房一直没有配置这样的“奢侈”装备,这里住着经济条件较差的白血病患儿。

病室周晨燕医师介绍,这是一对农村夫妇给医院留下的“心意”,而他们的孩子君君(化名),在这个月初刚刚病逝,而君君的父母手头并不宽裕,靠着各方救济才走到今天。

4台冰箱,收件人:君君

25日下午,周晨燕接到电话,某电商配送员询问:“你是君君吗?”君君,是周晨燕不能忘却的一个名字。

去年4月,3岁的君君在周晨燕处就诊,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君君从此在这里进行长期治疗,直到今年8月复发,君君先后住院19次。

今年8月,君君的病情突然复发,并且病情加重。周晨燕建议君君的父母把君君带到北京进行骨髓移植。时间来到9月,君君父母多方筹措,大致筹齐手术费用后马不停蹄奔赴北京。在去北京前,君君似乎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十分不情愿跟母亲去北京治疗。

刚到北京,君君的病情再次复发,治愈基本无望。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君君的父母只能放弃治疗。在得知君君病情之后,君君母亲多次哭着向周晨燕寻求建议,周晨燕只是把君君在外打工的父亲叫回来,“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10月,君君再次住进华西附二院,周晨燕想尽各种办法延续着他的生命,直到君君父亲从马来西亚归来。11月10日,君君终于在父母的陪伴下离开。君君离开的第二天,君君母亲给周晨燕打来电话,表示要给医院捐赠4台冰箱。

或许是不想再回到这个伤心地,君君的父母便通过快递的方式来送冰箱,电话留了周晨燕的,收件人填上了:君君。

用冰箱改善治疗环境

刚刚确诊时,君君还是个3岁的小男孩,天真活泼,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一万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医院的病房又分为双人间和四人间,前者每天120元,后者只要40元,君君住后者。这样的病房条件并不好,只有3张正常的床位外加1张铺在地上的临时加床。四人间里没有冰箱,父母做好的饭菜往往只能吃一顿,剩下的就只能让它坏掉了。有时候君君不想吃东西,父母辛辛苦苦做的饭菜就只能让它坏掉。

这里也住着许多跟君君一样的孩子,他们需要父母陪伴,而父母大多住在附近的出租屋内。由于出租屋里也没有冰箱,父母给孩子精心准备的饭菜和水果常常变质,十分不便。

君君的父母都是农民,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患病前,君君父母都在家务农。确诊之后,为了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君君的父亲不得不只身一人前往马来西亚打工,母亲则留下来专门照顾君君。在君君住院期间,在院方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君君的母亲筹措到六万多的治疗费用,这也是刚刚够用。至于为君君去北京做骨髓移植的钱,则是他的父母多方借贷而得。

周晨燕小心责怪君君父母破费,君君的母亲却回答说:“我们这么做其实没什么,微薄之力希望孩子们过得好,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