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蓉城论剑动物遗传育种

08.11.2013  17:15

  
  10月28日,第十七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的1500余名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学者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种业发展”,探讨我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交流研究新进展、分享实践新成果。本次动物遗传育种学术年会由我校承办,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国内外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在读硕(博)士研究生、企业管理者将作精彩的大会报告或专题交流。

  开幕式上,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长张勤教授致开幕词。

  我校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说,伴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校畜牧学科也实现了巨大跨越。近两年,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新增国家级审定畜禽新品种2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继去年我校作为第一单位,猪遗传育种研究团队李明洲和李学伟教授分别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发表后,今年又一篇名为《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的研究论文于昨晚(10月27日)正式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在线发表。他希望通过大会,让全国相关专家加强交流,共同为我国动物遗传育种学科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兰明建先生作了讲话。他指出,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不仅是全国的养猪大省,同时还是养兔大省,水禽大省,养蜂大省,在这一块,四川畜牧业的许多发展指标不仅名列全国前茅,而且占全国的比重大,对全国的影响大,贡献大,是全国名副其实的五大牧区之一。四川省是全国的畜禽遗传资源大省,是畜禽种类最为丰富、品种资源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除骆驼外,全国所有的马驴、骡,猪牛羊,鸡鸭鹅兔蜂,四川都应有尽有,乃中国畜禽资源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四川省已正式纳入畜禽品种资源志的畜禽品种数量76个,占全国畜牧资源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多年来,四川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工作,和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截至目前,纳入国家保护名目的品种有9个,纳入省级保护名目的品种39个,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成功培育出了蜀宣花牛、凉山半细毛羊、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天府肉猪、川藏黑猪,大恒肉鸡,天府肉鹅等品种或配套系,为促进四川畜禽良种化、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兰明建认为,本次大会在四川召开,对加快我省畜禽种业科技创新,推进种业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全面提升我省现代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有重要作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沅教授代表学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学会为东北农大盛志廉教授颁发了“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终身贡献奖”。

  开幕式后,中国农业大学院士吴常信、澳大利亚的Prof. Ben J Hayes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分别做了大会报告,拉开了学术研讨会的序幕。

  大会将设立“畜禽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基础”、“畜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与转基因动物”、“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等四个分会场,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届学术讨论会,共征集到论文625篇。会议期间,还将组织专家评审优秀论文,颁发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优秀论文奖。

  据悉,本次会议还将设立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成果奖,以鼓励我国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和在生产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中青年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