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春晚残存的歧视话语仍待消除

20.02.2015  08:22

  近年来,央视春晚中涉嫌歧视的节目不断递减。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不过,歧视话语的残余依然存在,并且于不经意间再度出现于羊年春晚的舞台,让吾等观众不吐不快。

  在羊年春晚中,蔡明式毒舌再次引发了不少吐槽。尽管她已经节制自己的讽刺欲,但还是部分重蹈了调侃生理特征的覆辙。譬如,称潘长江为“大个子”,就摆脱不了身高歧视的嫌疑。

  当然,如此说话绝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她和整个小品。从总体上讲,《车站偶遇》的编剧、演员、导演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自制力。或许,他们感到困惑的是:在平等精神日益普及的今天,讽刺艺术的底线何在?如果去掉了任何调侃性的话语,喜剧怎么维持其喜剧性?对于蔡明等以戏谑见长的演员来说,如何保持精神和技巧的平衡?显然,正是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某种深藏于潜意识中的惯性又起了作用,歧视性话语又借演员的“毒舌”溜了出来。

  小品属于喜剧艺术。喜剧离不开讽刺,但讽刺不等于歧视。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强调喜剧家不能歧视人的先天缺陷:“没有人去责怪一个天生丑陋的人,而责怪那些因不锻炼和不慎重而导致如此的人。对于伤残人也是这样,谁也不会去嘲笑一个生而盲目或因疾病、打击而失明的人,却都在责怪那些因酗酒和放荡而致盲的人。所以,凡是由我们自己而造成的身体上的恶,都要受到责备,而我们无能为力的就不受责备。

  只有那些和自由意志相关的东西才可以讽刺,而任何讽刺都不能伤害人的尊严。从这个角度看,“一颗黑心,两种准备”属于合乎情理的戏谑,但某些先天的生理特征则不应该被调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更有效地清除歧视话语。

  □王晓华(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标题:春晚残存的歧视话语仍待消除)

编辑:SN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