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篇
西南科技大学五年办学成就回顾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篇
2012-2017年,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凝练学科方向、固化学科队伍、规范管理职能,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健全学位授权体系,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五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201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至此,学校建成了博士、硕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学士学位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4年,我校成功新增列金融、农业推广和汉语国际教育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学校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自主撤销4个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自主增列3个学位授权点;同时申请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为二级学科对应申请增列为硕士一级学科)。截至目前,我校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其中工程硕士领域12个)。
2016年以来,在争创“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学校成功申报获批了“材料与环境学科(群)”“信息与控制学科(群)”2个四川省一流学科;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军用关键材料和军用软件5个学科获批为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同时,学校正在加强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4个省级优势学科的建设。
2016年,我校全面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了23个一级学科参评工作。2014-2015年,翻译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专项评估。2017年,我校顺利完成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工作。目前,学校正有序推进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领域的合格评估工作。
拓宽生源渠道,实施培养质量工程
五年来,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完善了由生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组成的“三维度”“全覆盖”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坚持以提升一志愿报考率和研究生生源质量为目标,建立了常态化的宣传工作机制,构建了学校与学院、学科与导师、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宣传体系;此外,通过参加各类招生宣传咨询会,举办学术夏令营,建立校外生源基地等举措,西南科大2013-2017年报考考生有大幅度增长,一志愿报考人数整体增长了17.48%,圆满完成2013-2017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五年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82名,硕士研究生5559名(学术型研究生253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3029名)。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
五年来,学校已建研究生精品课程36门、双语课程6门、博士生课程15门,极大满足了广大师生的需求。奖励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662篇、评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93篇、历届毕业研究生在校发表科研论文3539篇,其中核心1232篇、三大检索收录553篇;学校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资助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科技竞赛,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各类竞赛奖项100余项;引导研究生参与创新研究,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累计投入250余万元,资助719个项目,结题项目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239篇。
以确保学位授予质量为目的,按照学校相关学位授予细则开展学位授予和管理工作,五年来,共审定授予硕士学位4379人、普通本科学士学位32068人、成教本科学士学位10818人。
创新培养机制模式,推进专业学位建设
五年来,学校充分发掘优厚的校外培养潜力,加强校内外联合培养,构建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认识的反复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大力培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五年来,学校建设了22个校级专业学位教学实践基地。把校内与校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交流,促进培养资源的不断优化,推进校内外联合培养建设,增强学校培养实力,落实专业学位校内外双导师制,制定了“西南科技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评聘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校内专业学位导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2017年立项24个项目,为增强学校培养实力,提升我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五年来,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紧扣时代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主线,在全校研究生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并及时修订《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充分利用研究生开学典礼、国家奖学金颁奖仪式、授位仪式等活动契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坚持将教育内容融入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生博学之声”学术论坛等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教育活动,努力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同时,学校注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活动覆盖面拓展到本科生和青年教师中,在校园内营造优良学术道德和良好学术风气,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学校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强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上级财政拨款设立的奖助学金基础上,自筹经费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入学奖和研究生学校助学金,累计评选各类奖学金3400余人次,发放奖学金3100余万元;累计认定各类助学金13000余人次,发放助学金7100余万元。学校同时还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和临时困难补助,构建了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生奖助体系既体现了注重奖优,又实现了兼顾公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坚持以实现研究生有质量的就业和创业为目标,通过开设研究生职业生涯课程、举办SYB创业培训、创办研究生“行政职业能力”创新实践班、设立“研究生创业基金”、开展社会实践等手段,努力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设立了“金发科技奖学金”“阳山硅材料奖学金”,建立了多个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学校和宜宾市珙县组织部、西昌学院、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形成了稳固的就业合作关系,研究生就业市场得到显著拓展。学校还积极组织双选会和各类专场招聘会,编制《毕业研究生选拔指南》,简化毕业生离校手续,开展文明离校教育,研究生就业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吴安辉编辑)(研究生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