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一杆撬动千万钧
5年来,“‘双支计划’改变了川农大!”
科研团队负责人说:“09年以前,我们整个团队的SCI总数才4篇;09年至今,我们已经有了68篇。”5年来,川农大的科研成果产出的量与质变化巨大。
青年教师说:“目前我的条件只够第六层次,当看到同龄人已达到第五、第四乃至第三时,我的科研动力更强,心中憋着一股劲,一心要赶上他们甚至超越!”5年来,川农人的科研劲头和精神面貌变化巨大。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用它撬起地球。”而学校近年来强力推进“学科为纲、抓纲治校”,一杆撬动千万钧。依靠“学科建设双支计划”这根神奇的杠杆,学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整体学术水平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迅速提升,全面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架设神奇的杠杆
“211工程”建设事实上正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抓住“211”建设的机遇,2009年正当“211 工程”三期建设步入第二年,学校全面启动“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奏响了强力推进学科发展的最强音。为了更加规范和名实相符,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2013年这一举措正式更名为《学科建设双支计划》。
学校最初拟定每年投入1200万实施“双支计划”,对申报年度“双支计划”各层次、创新团队、面上专项及科研成果后补助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资助。目的就是通过长期稳定资助科研经费,让全校入选各层次的学术型教师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标志性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及经费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人才、项目和成果三者良性循环,最终有力地驱动全校各学科专业快速发展。
此外,配合出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教职工奖励办法,导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管理规定,多渠道多平台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公告》,持续实施博士招聘计划,支持各类人才申报人才项目、加强合作研究和提升学历学位等一系列综合配套的“组合拳”,川农大奏响了一曲催动学科发展的进行曲。“学校学科建设的春天到了!”教职工感叹。
一开始,荣廷昭院士还有过担心,“双支计划”设计的靠前层次多久才能有人能进入?!比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放眼全校尚无一人。可是,仅仅1年后,“杰青”出现了;4年后,川农大自己培养的“长江学者”也诞生了!“双支计划”的资助金额,也从2009年的1198万,猛增到2011年的2000万,到2014年,这一数字更是突破3000万大关,飙升到了3195.57万!
“完全失控了!”校长郑有良一边开玩笑,一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每年投入3千万资金,但科研工作者们产出的效益何止3千万?!”一路飙升的资助金额,折射出的不仅是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越来越多,更是学校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品牌越来越响亮。川农大向“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历史性目标任务一步步靠近。
喜趁东风好扬帆
“原来作为‘211’我们只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没想到现在有了十个。”发展建设的结果甚至令郑有良也感到意外惊喜。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潘光堂看来,十个学科涉及理、工、农、管等几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学校主干专业,这将为未来学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学科建设落脚在学科专业发展上。趁着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纲,“双支计划”为推手,大力促进学科实力提升的东风,全校科研工作者、各学科也乘风破浪不断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
“‘双支计划’让我受益非常大!”动物科技学院李志琼教授感叹。正当她经费不足,研究难以为继时,“全靠‘双支计划’每年3万元的教授专项资金连续3年支持”,助她燃起了坚持科研的热情和动力,而现在成效已经显现:她的两名硕士研究生等各自手中论文修改刊出后,SCI影响因子累计都将超过10,其中一人学位论文获评校优;另一名研究生除成功申请了学校的优秀硕士论文培育基金外,前不久还成功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4.241的论文。今年,她能获得的后补助金额已经超过了教授专项。
“入选‘双支计划’成为了我入校后的奋斗目标。”本次第五层次入选者、经管学院青年教师唐宏说。“双支计划”中获资助中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层次资助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今年40岁以下获资助者已经过半,占到总资助人数的56.97%。
学校的大力支持成为这群未来科研主力事业起步发动机和迅速成长的强力助推器。将学校论文影响因子记录刷新至35.2的李明洲教授,主要从事的农业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研究,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投入,他的一项研究4年曾总共花费近500万元。而今年他又入选“双支计划”,获得了第二层次的支持。都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作为人文社科类艺术学的青年教师,董广辉很感激“双支计划”,如果没有“双支计划”专项资助,他根本不可能实现今年暑假的西藏采风之旅。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有人有钱有平台”。对于学校的大力支持,李明洲教授和成都校区常务副校长周永红教授曾不约而同做过相似的概括。前不久,为我校兽医学科捧回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程安春教授,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在学校人才政策的支持下,这一团队近年来基本保持着两年引进至少一名高水平人才的频率。“‘双支计划’帮助我们团队获得国家级资助项目快速增长,帮助我们团队学术成果上取得了极大突破,也帮助我们团队人才快速成长。”去年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周小秋教授也认为团队近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双支计划”激励和推动。如今,入选“双支计划”各层次的团队,已从2009年的20个增加到了57个,其中不乏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水稻所近年来引进了十余名博士,所里利用“双支计划”帮助他们在科研项目研究中锻炼成长的同时,鼓励“走出去”参加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或带着任务出国进修、到国内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如今,所里副高以上青年教师都羽翼渐丰,大多数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或“973”等项目。
个人和团队的发展显著提升着学科的实力。2000年,林学学科仅有森林培育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到2011年,它已有了西南地区首个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覆盖了林学类所有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林学并列排名第五。“底气更足了,走出去腰板更硬了!”老师们说,“科研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大了,学生发展的选择余地也更大了。”
人文社科类学科中的经管学科也发展迅速,学科知名度逐年提升。现在拥有一级博士授权学科1个、二级博士授权学科2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1个、二级硕士授权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科2个,本科专业7个,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经管学院,承担的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不断增加,数篇SSCI论文相继问世,王芳、李冬梅等年轻一代专家正在崛起。
优势学科的发展,还显著带动了学科群建设。2011年获批博士点的风景园林学,是学校第一个工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它同时带动了工学方向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在学校首个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的带动下,生态学也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的马太效应,正次第显现。
建设富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和基础,对学校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初步建成了与“211工程”身份相适应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群。仅以“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的“西南区作物科学与技术”为例,通过建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获批为四川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学成功建成四川省重点学科;建成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基地1个、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和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学术队伍学历、学位、年龄、知识及学缘结构全面改善,新增国家“杰青”1名,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提名论文3篇,建成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
“我们不能只是追赶世界研究前沿,我们要成为引领者!”站在学校作物学科这一平台上,小麦研究所引进人才祁鹏飞博士心中已有了这样一个宏伟愿景。
正在隆起的高原
“只有喜马拉雅山,但没有青藏高原。”在我校“211工程”二期建设时期,对学校学科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校外专家学者曾打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当时,在学科上除了2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学校其他学科还有待成长;科研队伍两名院士以下,其他人才层次还较欠缺;科研成果在国家大奖之外,其他省部级奖项数量有限;人才培养上有4篇优博论文,但其他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和科研成果不多;科研经费主要来自纵向,横向项目经费比例非常小。
而今,情况已发生巨变,不断发展的学科群,正让川农大逐渐隆起形成自己的科研高地。
学科群整体实力增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3个增至10个,二级学科由29个增至53个;博士后流动站由3个增至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0个增至15个,二级学科由64增至76个;拥有了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而在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参评的6个一级学科排名全部进入前十,其中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和畜牧学均排名或并列排名第四,林学和草学并列排名第五,兽医学并列排名第七。
科研人才队伍结构更为完整,既有院士,也有了更多高端领军人才,“长江学者”、“杰青”从无到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省学术带头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等各人才层次。从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成倍增长,目前已接近2008年的3.3倍。从“双支计划”入选情况看,其中第二层次2009年为0,到今年已有10人入选,同时符合其他层次条件的人员越来越多,入选的年轻高层次人才也越来越多。
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展示出科研工作的勃勃生机。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累计达1209项,新获授权专利62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0项(次)。鉴定成果数由2008年的8项增至2013年的20项,获奖成果由17项增至28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还有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以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杰出贡献奖等众多国家、省部级奖项均收归囊中。2013年度,以我校为第一单位获奖成果数在全国高校名列第12位。2008年至今,全校共发表SCI论文1856篇,其中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越来越多,不乏国际顶尖刊物,影响因子纪录不断刷新,最高达到了35.2。在最新的中国《自然》出版指数中,我校在中国高校生命科学领域中位列第七。此外授权专利方面,2014年度总数甚至超过前5年的数量总和。
科研产出呈现井喷之势外,学科发展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给足了动力。2010届博士研究生卢艳丽发表SCI影响因子9.43的文章,毕业论文成功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使我校以5篇“优博”、6篇“优博提名”的总成绩在全国农林类高校排位第5名,省内名列第三;2011届博士生欧阳鑫昊发表影响因子9.4的学术论文;很快,2014届博士生李地艳又将博士生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刷新到了10.353;仅2014届毕业生就有6篇博士和16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四川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培养的研究生出国留学,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比例越来越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荷兰DSM公司等跨国企业,大北农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都曾在招聘中点名“要川农大的”,不少企业甚至表示“川农进来的,起步待遇我们可以开高点”。学科优势的影响甚至在本科培养中也显示了强大力量,农学2010级王小康保送北大以本科起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学科数量增加,学科实力增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川农大的历史必将记住这短短几年中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老一辈川农人的时代,我们是有了大师和好的学术带头人,才有了学科。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进入了依靠优势学科的团队基础来培养大师的时代。”对于学科整体水平的这种变化潘光堂感受特别深切。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这些都是未来学科新的生长点所在。通过“学科建设双支计划”这根神奇的杠杆,不仅优势学科专业的发展得到有力推动,而且通过教授专项、农村发展专项、社科研究专项和院级专项的资助,人文学科等学校新兴学科专业也正得到较快发展。“我们需要营造多学科氛围,促进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最终加快学科的发展。”郑有良说。
川农大还有无限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在学科建设为纲的引领和推动下,学校正向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健步迈进。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一杆撬动千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