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08.04.2014  12:16

  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意见的报告,全面解读了国家和四川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政策指向,深入分析了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加深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把学科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由学科建设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中,学科建设是龙头。学科是一个由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资源结合起来的有机体,是科学范式在大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进行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工作单元和工作载体。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状况反映出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没有好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和留住好的师资,没有好的师资,就谈不上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刻认识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报告深入分析了我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骨架,但学科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还存在内涵建设不足的问题;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等等。在专业建设上,部分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趋同,等等。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做强特色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高峰的同时,打造若干学科高原。报告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对学科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分清主次轻重,选择最重要的学科领域,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要围绕主干特色学科,分层次建立由其发展衍生的线性学科群,由与其彼此支持的相邻学科组成的相关学科群,与不同学科交叉产生交叉学科群,达到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良好格局,形成学科高峰与学科高原共生共荣的喜人态势。
  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更高位置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必然要开展学科专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报告指出,专业调整与发展要坚持“五个一定”——一定要舍得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为学生着想,一定要让教师游刃有余,一定要考虑我们的能力,一定要为2020年之后的发展未雨绸缪。报告同时要求,要对专业的学科支撑条件、人才培养能力、就业状况等开展系统研究。对于专业办与不办,用“三条标准”来衡量:是否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是否具备办的条件与能力、是否符合我们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科实力代表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建设推动着学校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对我校学科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就必须优化和调整,就必须作出取舍,这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也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本报评论员)
  (原载西南石油大学报574期第一版)
  校报在线链接:http://xiaobao.swpu.edu.cn/Page/Content.aspx?ID=994&Type=News&RectID=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