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到19岁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网络惹的祸?

02.12.2014  02:22

  据报道,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

   15到19岁学生成为感染高发人群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性传播取代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成为艾滋病毒感染主要途径,这意味着艾滋病感染从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流行,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今年1至8月达25%,占到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四分之一。

  而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根据河北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51.4%。“15到19岁的学生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都在上升,这对我国艾滋病防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汪宁说,“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都有报告,最小感染者只有14岁,而且大多是男孩子。

   都是“网络”惹的祸?

  记者采访的一些疾控专家表示,青年学生发生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一些年龄较大、喜欢男男性接触的人结识他们,在教会他们这种性行为的同时也把病毒传染给他们。

  “发现的学生感染者中,并不都是大家认为的‘坏孩子’,多数纯粹是因为好玩、好奇,在搞不清性取向时发生了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也有的是同学或朋友。”刘淑君说。

  而男男性行为人群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毒最危险的人群。汪宁介绍说,研究机构曾在某地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其发病密度达到每年4%,就是说每一百个人里有4人会转成阳性。

  而且,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集中在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表明艾滋病感染者已经从过去以贫困地区、知识文化不高的人群为主向经济发达地区、有文化人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