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候越越获奖看“单招”学生培养——服装学院创新培养模式促单招学生成长进步
在去年11月22日—23日举行的“凤凰庄杯”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中,代表学校参赛的服装学院五名学生侯越越、周云宏、王芹、贾云月、肖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侯越越以总分第一名获得大赛一等奖,并被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学生技能标兵”称号与“服装设计定制工技师”职业证书(服装行业目前最高职业证书)。赛后,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四川日报以《中职生升到高职更加受到欢迎》为题、教育导报以《越飞越高的“金凤凰”——一名职校生的“逆袭”》为题、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从“倒数第一”到全国技能标兵—— 一名职校生的“逆袭”之路》为题,分别报道了此次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候越越的先进事迹。多家大型企业也纷纷向他们伸出橄榄枝,有的聘请其担任核心技术岗位版师职务,有的请学生在设计、制版与管理三大类岗位任其选择,甚至一家企业对侯越越开出了6位数的年薪。为什么主流媒体和大型企业会对这几位还未走出校园的大专学生如此关注和青睐?殊不知,包括侯越越在内的其中4名获奖者,都是单招学生,她们的成长与进步,得益于党和国家“中高职衔接立交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为职教学生“正了名”,只要肯学,职教学生一样有收获;更体现出学校、学院在针对单招学生的培养中所取得的点滴成绩。
对口单招政策的实施,让无数中职学生圆了大学梦,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服装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结合学院实际、突出专业导向、把握学生特点,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培养方式,逐渐总结和探索出一套针对单招学生的培养模式,做到培养有目标、管理有方向、教学有重点。
一是结合“单招”学生特点,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突出“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文素质等方面又有自身特点,在对单招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套用普通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质特长。因此,学院根据单招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设计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单招学生制定个人成长与发展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安排,突出“学以致用”。 学院采用混合编班的方式,让普通类学生和单招学生相互促进。同时,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则更加灵活多样。在教学进度上注重学习接收反馈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和专业技能的强化,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并深化院企合作、社会实践与顶岗锻炼,探索现代学徒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突出“做人为根、能力为本、就业为上”。 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知识储备的延伸与拓展,不断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意识。更加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陪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培养,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合宜的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