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臭骨熬汤”网友建议校长先吃

15.09.2015  11:13

一周舆情(2015.9.7-2015.9.14)

本周(9月7日至9月13日)本地舆情热度较高的事件是:南充学校现“臭骨熬汤”,泸州白血病儿上学难,达州扶老儿童退回“委屈奖”,以及巴中300多学生无教室上课,校方致歉。

南充学校现“臭骨熬汤”,网友建议校长“先吃”

热度:8.5

媒体关注度:★★★★☆

网民关注度:★★★★☆

综合指数:★★★★☆

【舆情概述】

上周,网上有消息反映,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福德镇中心小学校初中部食堂用碎骨残渣熬汤。

9月5日上午,蓬安县食药局派出两个工作组继续深入学校调查取证。随后,蓬安县教育局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校点发出《关于做好近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福德中心小学也回应称不推脱承担应有的管理责任,尽一切力量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面对这起突发事件,食药监局、学校、教育局倒也积极应对,最后相关责任人(该县教育局副局长邓某某、福德镇中心小学校校长陈某某、副校长冉某某)都被停职。

【舆情风向】

“臭骨熬汤”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国内众多主流媒体的相继报道和网民纷纷热议, 综合各大媒体新闻报道及社交平台的舆情风向,舆论呈一边倒地批判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普遍学生饮食安全的担忧。

各大媒体评论版更是集中力量深挖校园餐桌安全问题难以治理的“痼疾”。

其中《郑州晚报》认为,“臭骨熬汤之所以上演,一是因为在一些偏远的角落,公众注意力和舆论监督的力量薄弱,二是因为孩子们缺乏利益表达的渠道,“沉没的声音”难以打捞;《重庆商报》则认为:让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学校餐厅食材没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加之餐桌安全与校长职责没有挂钩,以及相关部门检查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学生餐桌乱象才会经久不衰。

此外,一些网民也提出了实质的建议。

如网民“梁江涛”说:当地纪委还应及时介入,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问题进行调查,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再如网民“乔志峰”提议:“校长陪餐”是个好举措,如果臭骨熬汤需要“校长先尝”,类似的问题不见得一定会绝迹,起码会少很多。

【舆情点评】

蓬安县在该事件处置中,不管是学校,还是食药监局,亦或是教育局,都能第一时间积极应对,采取补救措施,并严格处罚相关责任人,由此舆情才得以回落。不过,事关下一代的安全健康,相关部门与其事后作为,还不如将监管前置,避免类似的舆情再次发生。

泸州白血病儿上学难,舆情风向以苛责教育部门为主

热度:8.0

媒体关注度:★★★☆☆

网民关注度:★★★★☆

综合指数:★★★★☆

【舆情概述】

上周,媒体曝出泸州白血病患儿小斌遭遇“上学难”的困境。据报道,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小斌父母跑了4所学校,和教育局,写下保证书保证孩子在校内发病后果自负,但学校认为有安全压力,都不敢接收。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向世平承诺帮助协调,最后患病男孩在教育局的协调下入学。

【舆情风向】

媒体综合传递了来自校方和家长的声音。“患儿不能上学”,一方面家长显得焦灼不安,,一方面学校又表现得十分为难。尽管新闻报道也引用医学专家的说明,认为患儿经过这些年的治疗病情已趋于稳定,现在是完全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的。

但是,网络舆论还是生发了不同的观点。在@“泸州那点事”的新浪微博上,专门针对教育局和学校的做法,呼吁网友讨论发表意见。 综合网友评论,90%的网民对学校和教育局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认为“白血病又不是传染病,应该给小斌平等入学的权利”,也有约10%的网民对学校和教育局表示理解,毕竟孩子的安全责任重大,也不乏有一出事就找学校“闹”的情况。

由此网络舆论的主导风向以苛责教育主管部门为主。 以下言论比比皆是:

“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剥夺这种权利”;“学校拒收重病儿童是一种教育歧视”;以及“多次不能入学,是地方政府怕担责,踢皮球的表现”……

【舆情点评】

泸州白血病儿多次被拒,最后还是得益于“贵人”出手,患儿及家长定是感激涕零,故事也就皆大欢喜。可是,多学校“踢皮球”的表现不得不批,以领导打招呼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得不反思。这小斌遇到了好领导,但另一个小斌是否也有同样好的运气再遇到“贵人”呢?说到底,还是因为类似患病儿童的义务教育还缺乏相关的救助机制和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