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校安保升级 女老师配备“辣椒水”

28.05.2014  13:53

        一学校女老师配备“辣椒水

        从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到5月22日发生的新疆暴力恐怖事件,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学校安全一次次敲响警钟。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了解到,自新疆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以后,成都学校的安全保护再次升级,不仅安保人员统一穿上了防刺衣,配备了盾牌、警棍、钢叉等,一小学还为全校所有男老师配上了棒球棒,为女老师配上了“辣椒水”,同时,外来人员的准入制度也更加严格,现在连家长都不能再进入校园,为此,不少学校还取消了准备邀请家长参加的六一儿童节亲子活动。

记者体验:

准入制度更严,外来人员入校要过“四道关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发现,以往一般只穿学校保安服装的门卫安保人员,现在都统一加穿了一件厚厚的防刺背心,还戴上了防暴头盔,腰间左边挂着对讲机,右边系着一根短的胶警棍,可谓“全副武装”。门卫室旁,透明的警用盾牌、一米六长的胶警棍和两米多长的钢叉,整齐地摆放在安保人员触手可及的地方。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华林小学,按照门卫安保人员的要求,记者先与事先联系好要拜访的老师进行电话联系,然后交给安保人员确认,与以往不同的是,电话确认以后,记者并不能顺利进入学校,而是还需学校老师到校门口来当面确认,然后带进学校。进入学校前,安保人员还仔细查验了记者的工作证和身份证,并进行了登记。

        电话确认、学校老师当面确认、查验身份证、门卫登记,算下来,外来人员想要进入学校,至少得过“四道关”。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记者走访的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和石室中学等学校。

        据华林小学校长贺霓介绍,按照要求,现在家长都不能进入学校,如果家长有事或者老师有事,双方确实需要见面的,老师都只能到校门口去接待,其他来访人员,门外登记后,需校长亲自带进学校。

学校防卫:

食堂工作人员加入安防小组,“辣椒水”派上用场

        贺霓表示,现在学校的确是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本周起,学校还给所有男老师,配备了棒球棒,给所有女老师配备了“辣椒水”,连食堂工作人员都加入了学校安防工作小组。

        记者看到,半米多长的棒球棒为全实木制成,重量较重,普通女性单手挥舞会比较困难。“辣椒水”实为警用“催泪喷射器”,由天然辣椒素与警用催泪剂等配制而成,该喷剂喷射到袭击者的脸部及身体时,将造成袭击者皮肤、眼睛、嗓子等器官有强烈的灼伤感,使之睁不开眼、流泪、咳嗽不止,从而丧失抵抗力。贺霓表示,如果有歹徒强行入校,男老师和安保人员首先会持物防装备在外围进行抵抗,并及时报警,若歹徒近身,威胁到了孩子们的安全,女老师这时就可以使用“辣椒水”对其进行喷射,让歹徒暂时丧失抵抗力,然后进行制服,也为警察的到来争取更多时间。

        “接下来,学校还会对老师们对安防物品的正确使用进行培训。”贺霓说,这些物品都保管在教师办公室内,放置在学生不会接触到,而老师们能及时拿到的地方。

安保升级:

教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上、放学期间要见“三警

        近期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以后,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不断根据新形势和发现的问题更新着园区的《防范处置暴力袭击校园事件工作预案》,记者在该园最新的《预案》中看到,幼儿园每天都会组织安保人员对校园进行安全巡查,校门、校园监控系统等关键岗位24小时不间断有人值守,安保人员要身着和持有安保服装和器械上岗,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严把校门和校园围墙边界安全关,严防不明身份人员进入校园。

        若遇暴力分子强行入园,《预案》甚至细化到了门卫、医务室、行政、厨房及保教人员等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职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步骤,并以游戏“藏猫猫”,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上周三中午,公安局防暴大队对我园全园教职工进行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培训,重点教老师们应急处置的方法、警用器械的使用,以及如何徒手应对歹徒袭击等,还现场进行了模拟演练。”十三幼张晴艳老师介绍说,幼儿园现在同样不能让家长进入,因此,六一活动也不会再邀请家长参加,“只能把活动拍摄成视频给家长看了。

        此外,在上、放学期间,记者了解到,成都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还要见“三警”,即警员、警车、警灯,由公安协调警力保护学生上、放学时候在校门外的安全。(记者 张瑾)

        学校安保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