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四川特殊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同时落户乐山师范学院。在落户仪式上,省委有关领导指出,“基地”的建立、“工程”的举办,标志着我省特殊教育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的重大转折。三年来,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四川省教育厅和乐山师范学院通力合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衔接、普及与提高相统一、全覆盖与梯度化相融合,全力推进“天府工程”实施,目前已完成培训项目10期21个班,培训全省特殊教育教师2100余人,取得了累累硕果。
背景 师资短缺 能力不足呼唤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大培训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心支持,“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持续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取得显著进步,特殊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与此同时,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能力素质提升问题等也日益凸现。据乐山师范学院章永副教授2013年的调查,四川省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由2000年的63所增加到2013年的119所,在校残疾学生由2000年的0.8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约4.4万人。而全省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仅1941人,按师生比1:3计算,目前四川专任教师缺口达1181人。在专任教师缺口较大的同时,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从普教转岗占比近60%,由于缺乏特殊教育基本的知识背景和基础,很难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与管理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本专科文凭多以非特殊教育专业为主,在特殊教育专业化上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当下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融合教育的发展,使得普通托幼机构、中小学对具有特殊教育专长人才的需要也迫在眉睫。为此,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这是特殊教育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实所需。
为适应我省特殊教育发展的形势,省残联、省教育厅经反复论证和慎重考虑,决定采用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的办法,在乐山师范学院建立“四川特殊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并依托“基地”组织实施“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分专业、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地调训2000人次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和随班就读的骨干教师,以着力破解我省特殊教育师资难题,促进特殊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实施 分层施培 整体推进唱好“全、精、实、新”培训戏
“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主旨在于提升全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核心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等专业素养提升上。围绕这一目标,乐山师院三年来深入调研培训需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大力创新培训方式,围绕“全、精、实、新”分层施培、整体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
培训对象求“全”。针对四川特殊教育教师的构成现状,在省残联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天府工程”培训项目以来,乐山师院按照“普及——提高——深化”的思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由易到难分层实施。三年来,针对聋教育和培智教育两类转岗教师开展特殊教育知识普及性培训3期,共培训转岗教师422人次;针对聋教育、培智教育、教研、康复等骨干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提高培训6期,共培训骨干教师626人次;针对特殊教育物理康复、艺术康复、动作康复、言语与语言康复、个别化教育、职业教育、特校管理等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深化培训11期,共培训特教教师及管理者1000余人次,通过分层培训,在保证全省特殊教育教师在面上全覆盖培训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从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素养到专业技能再到教研能力的梯度培训,实现培训层次上的全涵盖。
培训团队求“精”。选好培训教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乐山师院对照国家示范性培训项目的要求,按照学术理论专家与临床实践专家、高校学者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的原则,高规格、高标准选配“天府工程”培训专家,组建了一支国际视野广阔、学术水平顶尖、实践技能精湛、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扎实的培训专家团队。三年来,乐山师院邀请了180余人次的省内外高校专家、特校一线专家以及医院临床专家为“天府工程”学员授课指导,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省外高校特教顶尖教授20余人次,乐山师院、省教科所等省内高校与研究机构专家60人次,深圳元平特校、成都特校、宜宾特校等基层一线的特教实践专家90余人次,四川省康复医院、自贡市人民医院、重庆向阳儿童中心等医院临床实践专家10余人次,为四川特殊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培训内容求“实”。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真正问之所需、想之所想、解之所难。三年来,乐山师院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了三个“实”:一是把培训需求问“实”,在每个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或之后,培训团队通过QQ、电子邮件等方式,或深入特殊教育学校实地回访,调研了解对培训项目的需求,对培训方式的建议,对培训内容的意见,问“实”特教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为培训内容与课程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把培训课程做“实”,在问需的基础上,围绕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四大领域,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涵盖了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心理调适、教育教学改革前瞻、学术知识发展前沿、专业技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校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学员对培训内容与课程设计平均满意度高达92%以上。三是把培训环节管“实”,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严格培训过程管理,让培训学习实实在在。为每个培训班设立教学班主任(由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担任)、生活班主任,为学员指导答疑。组建学习小组,通过竞争性学习营造培训学习氛围。建立班级QQ群,强化培训期间及之后的学员互动,交流培训心得,深化培训成果。通过培训环节管理的“实”保证了培训内容的落“实”,让培训学员在知识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齐头并进上有了根本保障。
培训方法求“新”。很显然,填鸭式的纯知识性讲座难以引起学员持续的培训兴趣。三年来,乐山师院在创新培训方法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必要的知识性讲座报告外,大力引入了案例分析法、问题研讨法、情景参与法、观摩学习法、实操体验法、工作坊、网络教学研修等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学习形式,提升培训效果。项目实施三年来,共开展专家讲座、专题报告近200个,现场教学观摩20余场,学术沙龙、小组研讨40余次,开设工作坊20余个,体验式活动10余次。同时还结合培训课程与内容,交替穿插安排培训形式,真正使每期培训班都成为参训学员一段收获丰富、轻松愉快的学习经历。如2013年12月举办的“艺术康复教师培训”班,在7天时间设计了“艺术治疗的心理学基础”、“绘画治疗、戏剧治疗的基本理论”等专家讲座进行基本知识传授,通过“OSP”、“油画棒涂鸦”、“绘制面具”等工作坊进行实操训练,“画人测验与家庭动力绘画”等体验式艺术创作活动,到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现场观摩,组织“特殊儿童艺术治疗中的问题”专题研讨等,让参训学员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到培训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真正提升了能力素质。
成效 多方受益 携手共赢谱写四川特教发展新篇章
三年的“天府工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特殊教育专业的各个领域,从课堂上到课堂下,从高校到特校,从教室到实训室,专家与学员都在进行思想、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体会等方面的深度交流、技能切磋,在实现特殊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乐山师范学院特教专业发展,解决了四川特殊教育发展中教师能力素质不足这个薄弱环节,实现了教师、残疾儿童、学校与政府的多方共赢。
教师受益。在“培训学员满意度调查”中,学员们表示,通过“天府工程”的短期培训,拓展了专业视野,深化了对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深刻领会了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和具体要求,更新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增强了职业发展意识和示范引领能力,真正实现在特殊教育的思想、理念、能力、方法等方面都获得较大的提升。而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的《支持特殊教育提升特殊人士生活质量》学员学习培训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府工程”实施的成效。
学生获利。“天府工程”项目直接指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而特教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最大获利者是残疾儿童。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实现了全省特殊教育教师100%接受项目培训1次及以上,在增长特教知识、提升特教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省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残疾儿童的成长成才。接受“天府工程”艺术康复培训的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刘琴老师把“OSP”、“油画棒涂鸦”、“绘制面具”康复技术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受惠。通过“天府工程”项目的实施,乐山师院特殊教育专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三年来,“全国特殊教育基地”、“免费特殊教育师范生”、“四川省心理学会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政策、项目先后惠及乐山师院,特殊教育正在成为该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亮点。与此同时,利用培训学员的资源,该校还先后与10余个市州残疾人联合会、2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等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结成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为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社会资源。
政府解难。省残联和省教育厅通过政府搭台、学校唱戏,依托乐山师院承担实施“天府工程”,着力消除特殊教育师资能力素质问题这个薄弱环节,努力破解特殊教育硬件与软件在发展水平上的失衡难题,谱写了四川特殊教育从硬件建设到内涵建设、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的新篇章,为下一步四川特殊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天府工程”项目还体现了四川在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上,坚持政府主导、重视内涵建设、多方共同参与、营造特教发展良好环境的新思路,开创了政府与高校、行业互惠共赢的特殊教育教师素质提升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的新道路,其经验与模式值得总结、借鉴与推广。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