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06.03.2014  14:20

  镜头一:

时间:3月4日上午11点40分。 地点:巴州区一小校门口   下课的铃声刚响两三分钟,就看到一群小孩子争先恐后地从校门涌出来,与前来接他们的家长汇聚在一起,不到五分钟,校门外的小吃摊就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场面显得有点混乱。在一个三轮车改装的流动油炸小吃摊上,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摊主招呼着凑过来的学生们,锅中的油泛着暗黑色,刚从锅中炸好的火腿肠等油炸小吃被学生购买一空。一家卖刨冰的小摊上摆放着一排大塑料瓶,女摊主介绍说是做刨冰用的“果汁”。仔细一瞧,装饮料的塑料瓶颜色深黑、瓶盖四周泛起一层油垢,“果汁”颜色很淡,味道齐全。记者询问刚刚购买饮料后正在饮用的学生李敢,他咂着嘴回答记者说:“味道好呀!”紧接着是上幼儿园的林佳佳吸着塑料碗里的果汁,笑眯眯地告诉记者果汁的味道“很好喝呢”。   镜头二: 时间:3月4日下午5点 地点:巴州区三小校门外   巴城南池老街巴州区三小旁边,从事食品经营的固定摊位10余家,主要经营酸辣粉、麻辣串、烤肠、炸土豆等小吃生意。不少小吃摊后都放着一桶水,用于涮碗、洗菜,锅里加水都来自这只水桶里的水,摊板上摆着各种食物,毫无遮蔽地裸露在外。离三小校门口不远,有一位卖麻辣串的男老板,记者见部分竹签颜色变黑了,仍在使用,便问道这些竹签使用了多长时间,老板一看有人来询问,遮遮掩掩不说。在旁边等待娃娃放学的李大爷接过话头说:“这些竹签少说也使用十多年了……”附近一位卖炸土豆的大娘麻利地从油锅里捞出刚炸好的土豆,在油渍渍的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又从调料罐里抓出调料撒在土豆上,一碗颜色光鲜、香气四溢的“炸土豆”就出锅了。50多岁的杨秀英大妈给刚放学的孙子买了一碗炸土豆,当记者问她这种食物安不安全的时候,杨大妈说:“不晓得!娃娃平时喜欢吃啥子我们都尽量满足,我们一看,这么多娃娃都买,好多年又没有出过问题!我觉得食品安全不会有问题。”   记者在南池街上看到,流动摊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轮车改装而成的流动小吃摊,这类摊贩喜欢卖烤肠、烤面筋、炸臭豆腐之类方便食品;另一种是随地在街边上放一个凳子,凳子上摆放一个透明水缸,黄橙橙的菠萝全部塞在里面。凑近一看,许多挑菠萝的人手指伸进水里也不自知,卖菠萝的更是直接从水里就捞出来,一缸水不知洗了多少人的手,而这些菠萝就是从洗手水里泡出来的。有多少细菌想想都觉可怕。   镜头三: 时间:3月4日下午6点 地点:巴中二中校门外   记者在巴中二中本部门口看到,大大小小的食品摊排列在巴二中周边。小贩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小吃,煎、炸、烹、蒸、炒样样齐全。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街边的灰尘不断给摊位上的小吃"洗澡"。   下午放学铃声刚响,从二中蜂拥而出的学生瞬间让小吃摊热闹起来。初二学生李燕端着一碗凉皮,她的两个小伙伴分别拿着烧饼和饭团,三人在大街上边走边吃。李燕说:"吃饭时间太短,回家来不及,就在学校外面随便买一点。"当记者问她父母是否允许时,李燕笑嘻嘻地说:"肯定不会让他们知道啊,他们不会让我吃这个,可我觉得这些小吃味道好极了。"   在半边街,中餐馆数十家,其中以卖学生快餐最受欢迎,每天放学快餐店门口学生排起长队,付完钱端着餐盘就餐。半个多小时过去,学生渐渐离开,快餐店厨房后面堆起半米多高的餐具。两个50多岁的大娘端两盆水开始洗碗,第一个盆放洗涤剂洗一遍,洗了十几个餐盘之后,盆里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油脂。第一个盆洗完再放到第二个盆清水冲一遍,清水渐渐浑浊,一中午的碗都只在这两盆水里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