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

23.03.2018  00:01

3月22日,副校长郭建春主持会议,专题研讨了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事宜。

郭建春说,学校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正式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其中美育计划有两个载体,一是文化素质类课程,二是文化素质类实践活动,两个载体都要加强。

会议决定,文化素质类课程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并设置专职岗位;学校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统筹文化素质类实践活动,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并设置专职岗位。

郭建春表示,我校作为以工为主的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关系到毕业生的职业前途和社会适应能力。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的通识类课程,也要区分必修、选修,不能一律设定为选修课。

郭建春指出,“通识”的概念也要与时俱进,比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要逐步纳入文化素质类课程。

与会人员也畅所欲言,谈了加强文化素质类课程的意见。教务处处长黄健全谈到,作为工科高校,不可能建立齐备的文化素质课专职师资队伍,只能依托现有教职工队伍,一要提高专职文化素质课教师的学识和授课水平,二要挖掘有爱好、特长的教职工的潜力;同时,引入网络优质课程资源,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补充。

艺术学院院长焦道利表示,在没有公共艺术课专职教师的情况下,艺术学院要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课教师的潜力,承担起公共艺术教育主力军的职责。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莉做了学校美育工作汇报,包括三部分内容:美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美育措施及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对目前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管理情况做了介绍。

宣传部、人事处、学工部、团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刘仲铭)

 

来源: 审 核: 编 辑:向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