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学校假招生3年骗300余名学生获利200多万

08.11.2013  13:22

   学校为何突然“蒸发”——山西忻州300余名学生遭遇招生诈骗调查

  新华网太原11月8日电(记者杨洁 胡靖国 王菲菲)一间没有办学资质的学校,3年间诈骗学生300多名,获利200多万。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公安局近日对外发布,广受社会关注的忻州特大招生诈骗案成功告破,任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执行逮捕。这所山寨学校是如何瞒天过海,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的?

   学习三年竟成空?

  2010年,16岁的山西忻州人吕鹏(化名)初中毕业,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本地高中的分数线,全家人一筹莫展。这时,父亲吕建国(化名)接到了自称是“忻州市科技职业学校”招生人员的电话,对方说可以招收儿子进入该校学习。学校是三年制中专,前两年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实习。学校承诺,入学时校方和学生将签订《十年就业安置协议书》,毕业后10年之内学校包分配工作。而且,早报名的学生能在学费上给予优惠。如此诱人的条件让吕鹏和家人动了心。

  “这所职业学校来我们县做了很多宣传,也有专门人员负责招生解答问题。宣传册上写着,学校是经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学校。”吕建国说。

  9月份开学后,吕建国陪着儿子去了学校,看到教学楼里贴着各种获奖证书,也有办学资格证,觉得学校不错,很是放心。于是,他向学校缴纳了三年的学杂费等费用共计1万余元。

  2011年5月,学校告诉家长,有个到北京实习的好机会,学生可以在实习1至2年后直接就业。于是,吕鹏跟其他同学一起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吕鹏才知道,所谓的专业实习,只是在北京地铁进行安检工作,每个月学校给学生账上打1300元,作为实习费用。然而在北京1000多元吃住是不够的,吕建国每个月还要再给儿子1000元补贴生活。

  2013年6月,经过两年多实习,用人单位告诉吕鹏,可以录用他在地铁工作,但需要提供毕业证、学籍证等证明,让他回学校办理相关手续。急忙赶回学校的吕鹏却发现,学校早已关门,校长不知去向。

  心急的吕建国到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询问,工作人员告诉他,“忻州市科技职业学校”根本就没有获得正式的办学资格,不能给毕业证。这时,吕建国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无办学资质 诈骗学生300余名

  与吕鹏有相同遭遇的学生不在少数。2013年6月起,共100余名家长和学生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被任某、李某等人以办学为名实施了诈骗,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万元。忻府区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

  经调查,2010年3月,任某、尤某与李某在办理审批手续未果的情况下,便开始选址准备创办一所职业高中。为了骗取社会的认可,3人经合谋后私自编印了一本校名为“忻州科技职业学校”的招生简章,虚构学校代码,私刻“忻州科技职业学校”印章,并向忻州范围内多个县(市)的中学公开发放,大肆宣传。

  为了使未获得批准的学校合法化,2010年9月,任某等3人向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成立一所短期培训学校“忻州科技职业培训学校”,获得批准。但该校属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生仅可领取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任某等人隐瞒真相,在未将实情告知学生及家长的情况下,便开始招生。从2010年至2011年初,任某等人共招生270多名,先后以学杂费、大专费、安置费等名义向这批学生每人收取1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费用。

  2011年,任某安排部分学生到北京实习,同时又采用前述手段招生。然而,所谓的实习就是把学生推向社会中介机构,除去付给中介公司的费用,高昂的就业安置费用大部分都落入了学校经营者的腰包。

  2012年4月,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违规招生将培训学校撤销。但被骗的300余名学生却无法领到毕业证了。

  吕建国告诉记者,儿子也出去找过别的工作,但用人单位都需要他出示毕业证、学籍证等证明。现在,儿子每天只能闲在家里,自己生闷气。如果让儿子再上学,就还要等2、3年才能毕业工作。

   加强监管谨慎择校

  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王耿升告诉记者,短期培训学校不能进行学历教育,它们没有招生计划,没有学籍,更谈不上毕业证了。“一到招生季节,总有不具备招生资质的学校虚假宣传,甚至实行诈骗。”王耿生说,在选择学校时,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对学校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包括学校有无正式备案,是否经过教育部门批准,公章、办理许可证等是否齐全等,可以通过教育厅网站进行查询。

  据了解,目前教育、人社部门都可审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原则上是谁审批谁监管,但在实际监管中又涉及工商、民政、税务等多个部门。山西省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建议,可以由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综合各部门力量,对辖区内的民办教育机构统一管理整治,建立联合整治长效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对虚假宣传、违规办学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忻州市忻府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奇村中队中队长李元卿也表示,现在大多数农村的学生都存在急于求学、急于就业的情况,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他们这种心理来进行诈骗。对于学校给出的能够解决就业,包分配等承诺一定要谨慎,避免上当受骗,损失钱财也浪费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