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2016年上半年新学期干部集中学习

01.03.2016  15:41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举行2016年上半年新学期干部集中学习 根据《2013-2017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精神,2月26-28日,学校召开以“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为主题的新学期干部集中学习会。通过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学校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凝聚了力量。全体校领导、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学校党委书记王俊波主持学习会并作总结讲话,校长陈永灿就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及落实2016年重点工作作安排部署。

学习会采取集中辅导、自学、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2016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集中讨论如何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学校党政2016年工作要点。

结合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方案,陈永灿就建设高水平大学、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及如何落实学校2016年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陈永灿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爬坡上坎、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四川省委相关战略部署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大家要看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学校将重点围绕教育教学、学科科研体系、人事制度、内部治理结构、智慧校园保障服务体系、党的建设等涉及学校建设发展的六个方面全面推进改革。

陈永灿指出,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进行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学校将在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学科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内部治理能力、基础保障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充分激发办学活力,确保学校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在人才培养方面,将重点开展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工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并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和录取机制,抓好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优化专业学位导师遴选及考评制度、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在学科建设内涵提升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学位授权点评估体系、实现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方面,将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员管理和教职工福利制度。

王俊波在总结讲话时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是学校深化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指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和方向。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 如何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校发展?王俊波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做了分析解读。他指出,创新发展,就是要全面创新,重点是要推动教育创新。落脚点要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科学研究创新水平上。学校要从教育创新入手,在大力提高和实施创新教育上下功夫,构建学科科研的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学科专业合理布局,要对教学过程、教学设施、教学装备、科研条件等进行优化,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协调。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激发和释放办学活力,实现在人才、学科、学院及学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发挥好产学研合作办学体制优势。共享发展,就是在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的同时,让学生、教师共享学校的发展成果,让董事单位与学校高效互动,实现互利共赢。 王俊波表示,学校作为四川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局省共建高校,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依托,绵阳的创新改革发展为学校提供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以“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为契机,更加积极作为、主动有为,全面推进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融入到创新改革试验的发展大局中,推进自身内涵发展。 在进一步深入分析学校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及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后,王俊波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认真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狠抓综合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地生根,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学习会上,王俊波对2016年党委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同时要求学校各基层党组织继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苏伟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