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校级特色研究中心2016年度建设进展交流会
12月29日,学校举行校级特色研究中心2016年度建设进展交流会。12个获批特色研究中心汇报交流了2016年的工作进展、科研成果和下年度规划等。校长李言荣,副校长杨晓波出席交流会。
据悉,校级特色研究中心于2014年启动建设,推行“1+2+3模式”,即依托1个学院、融合2个以上学科力量、形成3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人才、学科、科研)优势,致力于提升学校科技实力和水平,支撑学校学科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目前已有370余位校内科研人员参加到了各个中心,新增中心集中实验场地7854平米。已有一批新的领域方向优势凸显,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快速提升。
12个中心的负责人先后介绍了中心工作进展、科研成果和下年度规划等。2016年,特色研究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大数据中心举办百余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获批共建首批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定在大数据领域重要地位。信息医学中心举办天府脑科学、神经科学、两岸论坛等系列论坛,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踊跃参加。机器人中心自主研发国内第一套截瘫外骨骼,现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外骨骼机器人设计、测试和训练平台。集成电路中心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方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与ESI前1%门槛差距快速缩小。装备集成中心研制的穿墙雷达、通信自适应组网系统、微型安装接入系统等系列研究成果入围公安部列装名录,并在全国公安机关列装……
李言荣校长听取了特色研究中心负责人的汇报,对各中心2016年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中心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要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工作就要走在前面,科技水平的提升、科研实力的增强、科技机制的改革都要走在前面,为此,学校成立了基础研究院、特色研究中心,加上“一校一带”,这三大举措都是围绕要构建起一个新的从基础研究到行业应用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的科技创新链,其中,特色研究中心是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好大学科技改革的方向,这完全可以从近期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以及斯坦福等国内外大学的办学经验中看出,交叉研究中心的建设是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我校醒得是比较早的,但还要跑得快才行。
“改革方向明确了,关键就是怎么干,干不好还不如不改革,等别人改成功了我们再去学,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我们为啥不能像习总要求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呢?”李言荣强调,特色中心的建设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各中心一定要交叉、要跨界,抓住我校在“互联网+”上的优势,抓住未来一、二十年的时代机遇期,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各中心一定要目标明确、方向清晰,不同的中心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个中心在不同阶段的小目标也不一样,现在的中心其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围绕出大科学家的,第二类是为了追求ESI进1%的,第三类才是真正的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现阶段三类中心都需要,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近、中、远期目标而做贡献的。每位中心主任心中要随时揣着自己中心的目标和方向,不要跑偏。李言荣对各中心的负责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有大胸怀,把中心发展作为事业来干、作为学问来研究,而不是为了分点钱、占点地、管几个人。二是要广泛吸收校内外、国内外的力量,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不要怕协同了校内某牛人、引进了国外某专家、来了青年才俊而削弱了自己和自己小组的力量,这是典型的小作坊意识,红花还得绿叶配,万紫千红你最红不就更加衬托出你了嘛。三是要加强中心的整合力度,不要太多方向、太多内容,散而全是没有出路的,今天的工程科技还坚持打游击战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了,只有合力干成一两件大事情才会立住脚。李言荣表示,学校将继续在人、财、物等上大力支持特色研究中心的建设和改革探索,希望各中心加快发展,尽早建设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平台。
杨晓波表示,特色研究中心的建设是做“真科研”的重中之重,是推进“三大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将坚持推进特色研究中心的建设,各研究中心也要从学校发展战略出发,坚定不动摇,加快发展。杨晓波提出“有组织”“聚焦”“亮点”“谋划”四个关键词,认为各个中心要有组织地谋划,形成方向、人员的聚集,形成鲜明的特色和有显示度的成果。他提出,中心要坚持“三个实”,即“实干、实效、实景”,努力完成“高水平人才聚集、国家级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催生、科技成果转化”四大任务,推动学校学术水平显著提升、学校影响力根本提升。
会议由校长助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邓龙江主持。相关学院负责人,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处代表参会交流,为中心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