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求真•奋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40周年纪实

10.04.2014  19:29

  我校正式学报的创刊,始于1974年3月,至今已有40年了。值此40周年刊庆之际,特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十年》一文为基础,就文科学报的创刊及制度、发展变迁、成就及影响作一史事性梳理,聊资阅览和存记。

  一、创刊及制度

  1960年,我校曾经编印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作为校际内部学术交流之用,但由于没有正式的刊号,又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出了两期,就停了下来。

  1973年,毛泽东同志指示大学要把学报办起来,高等学校的学报相继复刊。10月,四川师范学院党委作出了创办学报的决定,抽调政法系教师朱文显、傅昭中二同志负责筹备工作,并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请求批准。12月6日,四川省革委政治部发出《关于出版〈四川师院学报〉的批复》[川政发(1973)51号文]的通知,同意四川师范学院出版《四川师院学报》,希望学院党委对《学报》的编辑工作加强领导,把《学报》办好。学院党委当即确定由副书记兼副院长吉喆同志负责组建学报编辑委员会,学报编委会由学院党政领导、文理各个学科的教师代表、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工宣队和学生代表共19人组成,吉喆任主任,并着手建立隶属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学报编辑室。经过紧张的筹备,1974年3月,正式出版第1期学报,刊名为《川师学报》,为文、理科合刊,其中理科文章仅有两篇。从该年7月第2期起,单独出版学报社会科学版(简称“文科学报”),刊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此刊名后来一直沿用到学校更名大学之后。1985年,经上级批准,我校正式更名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自1986年第1期起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11月15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拨乱反正的指示精神,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78〕教高一字1160号文],对于学报的性质、基本任务、主要对象、办刊方针,加强党对学报的领导和进一步加强学报编辑部的建设,以及学报的发行、财务、稿酬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是新时期办好社会科学学报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和实行“双百”、“二为”的办刊方针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学风和文风,加强党对学报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学报编辑部的建设,“学报编辑部一般应相当于系一级或校(院)属研究所一级的学术机构”,“编辑人员的职称、级别及其工作生活条件,均应按相应水平的教师办理”。此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即1998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及附件《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1998]3号文)、2002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纪要》(教社政厅([2002]5号文)、2002年9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文)。这三个文件除了重申高校学报的办刊基本原则,将学报定位中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变更为“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服务”,并将办刊方针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二为”方针变更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之“二为”方针外,还要求高校学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加强办刊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高校学报逐步实行同行专家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明确规定“高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业绩突出的主编和骨干编辑“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并提倡“学者和编辑的双向兼职和编辑队伍的专兼结合”。根据第一个文件精神,四川师范学院党委指定有关同志着手研究如何加强我校社科学报工作的问题,于1979年9月8日讨论通过了《关于办好〈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意见》。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学报的性质、任务、对象、内容和办刊方针: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性质是以反映我校文科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基本任务是完整地、准确地阐述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批判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开展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和文化。学报的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文科师生、专业和业余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以及中学的文科教师。学报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适当兼顾普及,努力办出特色,切实保证质量。学报要遵循以下的办刊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贯彻“二为”、“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派和观点的争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作者总结新经验,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二、关于学报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委对学报的领导,定期讨论学报工作,研究与解决存在的问题。院党委分工吉喆同志主管学报工作。改组原来文、理科合一的学报编委会,成立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由吉喆同志任主任,聘请皮朝纲、白展云、朱文显、吴世泰、屈守元、杨伯安、杨黎华、张静虚、张振德、罗孟祯、范文瑚、洪光理(女)、徐天逸、徐溥、黄新渠、傅昭中、曾永成等17位同志为委员。成立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部属党委领导下的相当于系、所一级的学术机构。任命朱文显为主编、傅昭中为副主编。决定充实编辑部人员,逐步作到按文、史、哲、经、教各学科配齐专职编辑和行政资料人员。编辑人员的职称、级别和生活条件均按相应水平的教师办理。在保证学报正常出版的情况下,编辑可以根据需要和本人意愿兼任适当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关于学报的经费:学报经费由学校在年度计划中拨出,进行单独核算。如有不足,可以从学校教学和科研经费中补助。

四川师范学院党委的这个文件,以及后来根据时代变化和教育部文件所作的政策修订与调整,不但为文科学报制定了正确的办刊方针,而且为办好学报作出了组织上和经费上的保证,成为指导文科学报办刊的纲领性文件。在上述政策框架下,学校党委、分管校领导对学报工作给予领导与指导,相关职能部门给予学报人员、经费、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学报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则在组织审阅稿件、保证与提高学报质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编辑部还制定了学报条例和学报管理条例等文件,从而确保了我校文科学报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规范的编辑流程和较高的学术质量发展。

  二、发展变迁

  创刊以来,文科学报遵照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的法规政策办刊,主动接受新闻出版和宣传主管部门的管理。文科学报创办之初,既未有期刊许可证,也非邮政发行,期刊许可证的颁发、邮政发行的许可和国外发行权的取得皆是后来的事。1980年起,文科学报取得四川省期刊登记许可证,编号:第050号。1987年第5期起,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51-1063/C;1988年第2期起,取得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5315。

  文科学报在管理体制上发生了由党委领导下的编辑委员会负责制到主编负责制的变化。其中,学报分管校领导在吉喆之后,相继有皮朝纲、杨泉明、高林远同志分管学报工作。学报编辑委员会经历了撤销、恢复的过程。1980年,根据上级指示,学报实行主编负责制,编辑委员会作用式微而不再设立;1999年6月,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又重新组建学报编委会,党委书记兼校长杨泉明教授任主任委员,委员17人;2001年起,党委书记高林远教授接任编委会主任,委员人数仍为17人,后调整为15人、17人、19人。学报主编经历了三任。在主编朱文显编审退休后,相继由李大明教授任主编,副书记、正校级调研员钟仕伦教授兼主编;在副主编傅昭中教授调离学报后,相继有王永政、凌兴珍、唐普同志担任副主编。编辑部现由6人组成,他们是凌兴珍(常务副主编/编审/历史学博士)、唐普(副主编/编审/文学博士)、苏雪梅(副编审/法学硕士)、罗银科(编辑/教育学博士)、钟秋波(编辑/经济学博士)、何文(校对、编务兼资料员)。学报在创刊后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从事编辑工作的只有2人。后来,由于工作需要,编辑部才逐渐增加到5-6人。但因诸多原因,人员几经变动。除1987年李庆华同志调任古文所直属党支部书记、1991年傅昭中同志调任校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外,罗开玉、季元龙、胡家斌、谢谦、蒋荣昌、黄琳、刘萍萍等同志也先后在编辑部工作过,而在编辑部工作到退休的则有朱文显主编、王永政副主编、张思武译审、李大明主编四位同志。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编辑部人员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实奉献的精神,除了组稿、审稿、改稿外,还要负责校对、印刷和协助搞发行工作(包裹、邮寄与电子数据发送)等,使学报从无到有、逐渐扩版,保证质量,按时出版,在任何情况下从未间断。正是学校党委、分管校领导的正确领导,编委的认真指导、监督和咨询,编辑部同志的团结、协作、奉献和坚持,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各种保障、校内外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帮助,文科学报才得以从稚嫩走向成熟。

  在办刊中,文科学报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和学术性刊物用稿标准,努力做到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作为学校的学术窗口,编辑部立足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力量,广泛吸纳校内、省内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为了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编辑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三审三校和印前印后审读的学报工作制度,并自1990年代开始实行同行学者专家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又称为“同行评议”),在政治和学术上严格把关,在技术规范和编排印刷质量上严格要求。不论是谁的(或谁推荐的)稿件,都必须经过正常的审稿程序,才能决定是否采用,绝不允许“开后门”。创办初期,文科学报登载的各学科论文不分栏,自1985年第2期起开始按哲学、法学、经济、教育、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开设栏目。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编辑部作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从创刊起,就开辟了“中学教材研究”、“中学教学研究”,后更名“中学教学与教材研究”、“中学文科教学与教材研究”栏目,以体现“师范性”,这在全国的高师学报中是比较早的;从1981年起,又开辟了“巴蜀论丛”专栏,反映对四川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以后又开辟了“晏阳初研究”、 “邓小平理论研究”、“西部论坛”等专栏,以体现学报的“川味”和“地域性”;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开设了“大学生论坛”、“研究生论坛”、“学位论文摘登”等专栏,还注意发表我校进修学者的科研成果,以培育和提携学术新人;此外,还开设有“读书札记”、“文海拾零”,发表短小精炼的学术新知;我校教师和校友出版的专著,也常在学报的“书讯”、“书评”栏中予以简介和评议。近年,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专栏,并加强了巴蜀论丛、教育学栏目的建设。在选稿用稿中,编辑部兼顾了校内老、中、青作者的需要,尤其注意培育校内学术新人,并吸纳校外优质的专家学者稿件。进入新世纪以来,受科研考评体系变革的推动,加上同行专家评议的推行,以及学术期刊以质量求生存的现实压力和教育部文件的要求,作为学术成果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逐渐呈现出用稿全面开放的发展格局,我刊编辑部用稿也逐渐由以校内稿为主转向校内外稿兼顾,内稿比例大致由上世纪八九十年超过三分之二逐渐下降到近年来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受科研队伍扩大、稿源增加、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文科学报经历了版面逐步扩大、刊期逐渐调整、页码由不固定到固定、定价逐渐提高、承印单位多次变化的发展过程。创刊当年,学报为四月刊,开本为通行16开,年出刊三期、总计347个页码,每期页码和出版时间均不固定。1975年起改为季刊,页码和出版时间仍不固定,通常每期页码在80-100页,出版时间在季末月,间或两期合刊或出版专集。自1980年交邮政局发行后,固定在季末月20日出版。80年代后,随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文化教育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渐发展,文科学报来稿量和可用稿逐年增加,要求扩版的呼声渐高,文科学报也顺势间歇性扩版,以满足作者需求。自1982年后,每期突破100页;自198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20日出版,页码80-100页;自1993年,改为季刊,季首月10日出版,每期固定144页;自2000年起,再改双月刊,大16开本,逢单月10日出版,每期固定108页;自2002年起,扩版为144页;自2011年起,扩版为176页。目前,年出版页码数量达到了创刊时的4倍左右。迄今为止,总共出版正刊203期、总字数4574万余字,丛刊16种、总字数280万字,增刊175期(辑)、总字数4844万以上,不仅对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文科学报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重在社会效益。虽然定价逐渐提高,由创办之初的三、四角,提高到80年代末的一元,90年代的二、三元,新世纪头十年的五、八元,2011年以后的十元,但学校基本是贴钱办刊,办刊费主要由学校划拨与保障,自2012年起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文科学报作为公益性、小众化、高端性的学术事业,绝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靠学校挹注经费、配备人员、提供物资设备,在学校办学经费捉襟见肘的八九十年代,办刊经费也呈现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印费都支付不了的情况,学报正常发展受到影响、人员稳定也成了问题。进入新世纪后,学校办学经费相对宽裕,学报办刊经费也得到了保障,加上近年来社科基金的资助,办刊经费相对宽松,甚至可以适当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承办和编辑人员外出交流与学习的费用。

  创刊之初,由于“文革”的影响,在市内找不到合适的印刷单位,学报编辑为了学报能按时出刊,冒着酷署和严寒“远征”达县、新都、夹江、绵竹等地,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后来才选定成都印刷二厂承印,之后又多次变更承印单位。40年里,先后承印的单位有:达县新华印刷厂、成都印刷二厂、四川省邮电学校印刷厂、绵竹县印刷厂、四川师范学院(后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印刷厂、四川省地矿局测绘队印刷厂、成都金牛区白马印刷厂(后更名白马印务有限公司)。

  三、成就及影响

  一直以来,文科学报在国内外社科学术界、二次文献界、社科学术期刊界以及社科学术评价界中都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并被国内外图书馆和大型数字期刊出版发行平台所收录。

  40年来,文科学报的发行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由校内发行纸本期刊,到邮局发行纸本期刊,再到大型电子期刊数据库平台发行电子期刊的变化。创办之初,四川省革委会规定,川师学报可先在本省各文教部门、各大专院校、各中等学校发行,至于同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交换,则需向高教局报告,审定后交国务院科教组批准。事实上,创办初期,文科学报的发行是由学校教务处教行科教材发行组承担,发行范围是省内外内部发行。1978年10月23日,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川宣发(1978)54号文批准,文科学报取得邮政发行许可权,从1979年起交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公开发行,自1980年第1期起改由成都市邮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所)订阅,邮发代号:62-83。1984年1月,开始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北京782信箱)承办对国外发行业务。除此而外,编辑部还主动向论文作者、编委、重点作者、国家版本库、出版管理部门、二次文献期刊社、各期刊数据版网库、各社科学术成果研究评价中心、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免费赠送纸质样刊,为学报或编辑参与的相关学术研讨会提供免费赠阅样刊,并应美国、日本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图书馆的要求与其建立了交换关系,以扩大刊物的阅读面与影响面。自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以后,随信息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大型数字化期刊出版平台相继建立,我校文科学报相继应邀加入相关版网库。如1994年首批加入清华同方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并入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后又全文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还全文加入“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2013年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的“高校系列专业期刊”;2008年,文科学报“电子期刊数据库”建成后,实现了纸质新刊印刷和电子新刊制作上网同步进行。文科学报加入这些电子期刊版网库,使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由邮局发行纸本期刊向依托大型数字期刊平台发行电子期刊全文转型的发行格局。

  自1990年代以来,文科学报上所发表的论文,很多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复印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术)文摘》等文摘杂志转摘。据《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发布的统计资料,1990年,我校文科学报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42篇,入选百分比在全国的1581种期刊中名列第30位,入选文章数量居我省各大学之首。根据中南财大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我校文科学报被转载论文数量:1991年20篇,1992年29篇,1993年51篇,1994年37篇,1995年43篇,1996年30篇,1997年33篇,1998年37篇,2003年15篇,2004年15篇,2005年13篇,2006年19篇,2007年14篇,2008年25篇,2009年12篇,2010年12篇,2011年31篇,2012年24篇(参见表1)。另据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公布的数据,2011年度,我校文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复印量17篇,在全国社科期刊中转载量排71位、转载率排85位、综合指数排89位,在全国高校学报中转载量排28位、转载率排47位、综合指数排44位。在1990年代,因无科研数量和杂志级别考评,各学校学报论文质量水平与复印转载情况大体可真实反映该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高校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后,各高校学报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各高校科研绩效方案中的期刊分级考核办法,各高校学报的质量水平与复印转载情况已不能真实反映各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我校文科学报的复印转载总量也呈明显下降且短期内难于改变其趋势。

  在中国知网和南大中文引文索引所作的被引量、影响因子统计中,文科学报排位也比较靠前。据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统计,2009、2010、2011、2012年,我校文科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序53/653、91/673、139/674(2009年数据缺略),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名76/626、28/631、82/660、93/674,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学科排名70/626、29/631、77/660、91/662。另据南京大学社科信息评价研究中心统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选录的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496种,我刊1998年所发论文的被引排序为第28位、影响因子排序为第31位,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中排序为前20位;我刊1998-2008年的影响因子及被引、他引数量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和全国社科期刊中的排名也具有一定优势(参见表2、表3)。

  自1990年代以来,四川省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社科评价部门相继进行学术期刊质量考评研究,我校文科学报多次获得四川省学术期刊优秀奖,并多次进入全国知名社科核心期刊名录。在四川,1992、1999年被四川省教委评为“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1995、2000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科技厅)等单位联合评选为“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1996、1999年,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四川省首次、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中,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期刊”;2013年8月被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选为“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在全国,1992、2000、2004、2008、2011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遴选并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三、四、五、六版)的“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类核心期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996、1999、2004、2013年入选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概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999、2002、2006年入选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选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蝉联“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并于2010年入选“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1998、2004-2005、2006-2007、2012-2013、2014-2015年入选南京大学社科信息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的“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来源期刊”,2008-2009、2009-2011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2年10月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2年11月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第二批)”。

  文科学报还积极参加学报学会和期刊界的活动,成为常务理事或副理事长单位。1988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编辑部被选为理事单位,朱文显为调查研究室委员,后被选为全国高师系统联络员,此后李大明教授当选第三、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高师联络中心成员,凌兴珍当选第五届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4月,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朱文显当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昭中为副秘书长、王永政为财务组组长,此后又有李大明当选第三届副理事长和第四届理事长、王永政当选秘书长,凌兴珍当选第五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唐普当选副秘书长。1989年12月,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朱文显被选为副理事长,傅昭中为副秘书长(后由王永政接替),王永政为《会刊》责任编辑,此后相继又有李大明当选副理事长和理事长、凌兴珍当选副理事长。1994年3月11日,四川省期刊协会成立,编辑部被选为理事单位,朱文显当选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成立,凌兴珍当选副理事长。因编辑工作和学会工作业绩突出,王永政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优秀工作者”,李大明、凌兴珍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主编,凌兴珍、苏雪梅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编辑。

  文科学报编辑部作为高校的一个学术出版部门,编辑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识,除完成学报正常编辑和出版工作外,还抽空进行科研和教学。如朱文显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统战理论与编辑学的研究与教学,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著编有《编辑学概论》、《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等论著,是政法系硕士生导师。傅昭中教授主要从事法学研究与教学,著编有《法学概论简明教程》、《法学概论》、《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案例评价》等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李大明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与教学,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编有《九歌论笺》、《汉楚辞学史》、《二十五史(现代版)》、《巴蜀文化与文化》等论著,是文学院硕博士生导师。钟仕伦教授主要从事美学与美育研究,著编有《南北文化与美学思潮》、《金楼子研究》、《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高校美育概论》等论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是文学院硕博士生导师。凌兴珍编审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和教育史的研究,著有《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是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其他编辑人员也发表了不同数量的学科和编辑学研究成果。

  文科学报4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首先是由于校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积极支持。同时,也是和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与热情关怀分不开的。历届学校党政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学报工作,编辑部的困难和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研究和解决,有的还经常为学报撰写稿件。学校科研处、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处、人事处、计财处、国资处、后勤集团、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计算中心、印刷厂和文科各院系所也都对学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校内外专家学者、省内外社科期刊界、二次文献界、社科评价界朋友们也给予了热情支持与协助指导。在庆祝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创刊40周年之际,编辑部的同志们也一致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再接再励,把学报办得更好,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中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