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院学子暑期探访“最美村官”杨帮武

24.07.2014  12:39

  
  7月20日至22日,林学院团总支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派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达州市大竹县庙坝镇探访“最美村官”杨帮武。

  杨帮武是一位中共党员,现任大竹县庙坝镇长乐华山联合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华山村由2004年人均收入736元增加到2010年的5033元。由于劳累过度,他先后4次上手术台,左肾被切除,右肾也开始积水,却依然带领乡亲们致富,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作舍“肾”忘死的“铁支书”。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村支部书记”和“感动达州十大人物”。

   民心工作树榜样

  杨帮武热情迎接了实践队伍的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民心工作法”、“思想教育工作法”等。他讲到,老百姓的信任很重要,只有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大家才能真正服你,假一分也不行。他还提出村民的思想教育不能放松,要常常召开村民大会等会议为村民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教大家学会感恩党和国家、感恩领导、感恩改革开放政策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杨书记对长乐华山村的未来也有美好的展望,在当地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村支部和村委会预计在2015年要让大家全体住上小洋楼,在2020年要将整个村发展成为现代观光农业旅游地,成为旅游示范村。

  在谈话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杨帮武书记从凳子上站立起来的动作似乎有些艰难,联想到杨书记的身体状况,队员们感到十分敬佩,干部的身份赋予人的不是趾高气昂的资本,而是服务于人民的责任。学生干部也是一样,服务于同学、在同学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才是真正的职责所在。

   展望未来诉衷肠

  队员们在杨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长乐华山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长乐华山村在杨帮武的带领下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引进了机械厂、丝绸厂等工厂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里还设了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注重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知道队员们是川农的学生,杨帮武书记关心了队员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农业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多到基层,既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又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乡间真情暖人心

  队员们还对长乐人华山村的居民进行了采访。在村民的眼中,杨帮武是一个性格耿直的性情中人,刀子嘴豆腐心,虽然身体不好,但万事都跑在最前面。同事张书记坦言自己是杨帮武的粉丝,是听闻了杨帮武书记的事迹后才决定回到家乡来工作的,工作中杨帮武的“民心工作法”对他影响很大。

  修路建桥、为村民申请天然气节约开支、以最少的预算修建广场、尽心尽力解决村民纠纷,杨帮武用自己的作为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对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长乐华山村还专门组建了助工队对他们进行帮扶。在大家的眼中,杨帮武已然成为一个榜样,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整个村呈现出一片暖洋洋的温情。

  在探访“最美村官”杨帮武的过程中队员们收获了很多。杨帮武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基层的“中国梦”。杨帮武书记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努力筑就基层“中国梦”的精神和对生活积极的正能量都值得当代大学生们学习。
 





 

林学院学子暑期探访“最美村官”杨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