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风采】“学姐范”的女博士--记经济学院程盈莹博士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这个世界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常常给人的印象是那些戴着厚重的眼镜、整日埋头于文献的一类人。但是,当经济与贸易学院年轻的女博士程盈莹老师出现在你面前时,你的认知就会立马被颠覆。
初见程老师时,她身着一件白色的小西装,配一袭彩色的碎花裙,披肩的卷发,浓郁的书香气质,宛如一位优雅的学姐。
程盈莹老师出生于教师世家。2007年,她从西南大学保送到西南财经大学硕博连读,从本科开始,连续求学9年专修国际贸易学专业。扎实的专业功底,让她进入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经济贸易系副主任,不到两年时间就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程盈莹老师是我们学院优秀年轻教师的代表,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他们的进步都很快。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80后教师的进取精神、责任心和事业心,也看到了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李雪玫这样评价道。
短短两年的工作时间,程盈莹老师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其背后,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学姐范”的女博士。
第一次上课排练了15次
“在工作中我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第一次上课时,我其实挺紧张的。”回想起第一次上讲台的感受,程盈莹老师至今难以忘怀。
为求讲课的完美,她用录音笔录下讲课的语调,用录像机录下上课的神情,对着镜子反复调整讲课的状态。为了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她反复修改课件与讲稿。在经历多达15次的演练之后,程老师第一次站上了讲台。
她的辛苦没有白费,第一堂课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基本完成了她的教学目标。程老师笑着说:“其实刚开始讲课,背讲稿的痕迹还是有点明显,但过了一学期就好多了。”
通过向老教师听课学习,参加讲课比赛,程老师的课堂变得愈发娴熟。她的PPT附有应景的插图,她的分析带有通俗的案例,她的讲稿增添了更多的互动,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课堂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到老师和学生的共鸣点,找到了这个,你和学生的距离就近了。”目前,程老师主要讲授国际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英语和国际贸易前沿讲座等课程,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她仍然会像第一次上课那般,不断“彩排”。“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我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调整上课方法与教学内容,不断加入新的东西。”
科研与教学两条腿走路
在搞好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同时,程老师还潜心于科研。日前,她的课题项目《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获得了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科研的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得来,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淀过程。”“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对垂直专业化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平时积极关注相关前沿文献,并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这次的国家项目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从宏观领域到微观企业研究的延伸,现在的收获证明前期积累是有效的。”这是程老师对科研的感悟。
程老师将课题研究核心“全球价值链”的相关内容,通过国际贸易前沿讲座向学生们展示。“iPhone的屏幕产于韩国,组装加工在富士康,而品牌推广设计在Apple公司,这就是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何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时,有的选择建立子公司,有的直接外包呢?”话题一抛出,学生们立刻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生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我和他们讨论,迸发出的火花常常对我的科研有很大的启发。”“我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将科研中的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又获取了新的灵感,这完全不矛盾,科研与教学本就应该两条腿走路。”这是程老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感悟。
“学姐范”给生活唱支歌
2013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的程老师,就因为其优异的表现被学院破格提升为经济贸易系副主任,主持该系工作。
“刚接过这份重担,内心十分的忐忑,毕竟我还太年轻,缺乏经验。但是学院这么信任我,我觉得我必须努力去做好。”面对众多老资历的教师、前辈,程老师皆真诚对待,并不时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她谦虚的态度、低调的为人,很快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认可。“程老师丝毫不张扬,为人低调、谦和,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融洽。”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兰虹对程老师如是评价。
工作中的她,给人留下严谨谦和的印象。但生活中的她,却是活力十足。打打羽毛球,唱唱歌,时不时还会动手做一道自贡老家的美食大餐。
课堂外,她还是学生们的贴心学姐。“她很关注我们的生活学习,由于都比较年轻,我们很谈得来。她上课从来不采取填鸭式灌输方式,而是用邻家姐姐的语调,从小故事讲起,教育我们把心态放平。”2010级保险专业的魏勤同学说。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她和他们交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你很棒啊,没问题,你一定可以做好。”
工作和生活,被她唱成了一首歌。“其实现在女博士都是多才多艺的!”程盈莹老师笑着说。
程盈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