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29.10.2013  17:02








本网消息(文/通讯员 张轩杰 图/周小莉 )“第三届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10月24日—25日在成都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新西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高校幼教专家和一线幼教机构的学前教育专家近100人参加了会议,大家携带研究成果在会议期间做主题发言。成都大学校长周激流、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宋辉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会议主题是:“学前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会议的宗旨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不断培育国际视野。


周激流校长致开幕词并对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周激流表示,学前教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成都大学开放性办学的积极肯定,同时也是对学前教育不断增强的良好契机。


24日开幕式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珀拉·杰克森(Paula Jackson)和学院讲师妮可·唐妮 (Nicole Downie),日本名古屋柳城短期大学保育系荻原晴美(荻原 はる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焱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新西兰珀拉·杰克森院长就学生、授课教师与导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反思型实践的意义与Wintec的作品记录袋、课堂知识与实践所学的关系等深入浅出的做了一番讲解。日本荻原晴美教授介绍了日本对保育员的专业要求及其培养学校的概况,以及有关接收残疾儿童的保育所和幼儿园的统合保育情况。北京刘焱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改革与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特点。学前教育国际化,就是要以开放的姿态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在比较中开阔视野;在实践借鉴中变革创新,以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期间,各位专家分别从幼教机构建设、学术交流、办学合作平台、青年教师引领等方面回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


此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学前教育学院、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在24、25两日上午进行8个主题报告,分别是:新西兰的珀拉·杰克森院长(Paula Jackson)的”在实践基地中教师教育的核心——真实的教学体验”;日本的荻原晴美教授(荻原 はるみ, OGIWARA HARUMI)”日本保育员的培养和统合保育”;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的“中国学前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韩国的李奇煐教授(이기영, Lee Giyoung)“生活,爱与学习”;成都宋庆龄基金幼儿园的廖慧如园长的“与国际接轨——浅谈精准教育体系”;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的“学前儿童维汉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会议在24、25两日下午设分会场两个,将分别就“学前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进行分组研讨。从多角度就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


成都大学校办、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前教育学院、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等学院和部门负责人与学前学院师生一起参加了报告会。


(学生编辑 白珂 责编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