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成都现代工业港乘势而上加速跑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1日电(刘小莉)近日,成都现代工业港一隅,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车间里全自动化生产设备马力全开。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额增长超过10%。空气消毒机这一款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第一,称得上是“单打冠军”。
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何朴表示,成绩的取得在于郫都区多方精准扶持,鼓励企业做大拳头产品的同时,不断走创新研发之路。“公司上下保持很强的危机感。我们又研发出了过氧化氢空间消毒器,并已经投放市场。”窥一隅可见全貌。今年一季度,成都现代工业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融入科创新城建设,促进园区蓬勃发展,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
招大引强
聚力形成产业比较优势
生产场景。孙浩 摄3月31日,成都市建圈强链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都现代工业港的东材科技、贵州航锐2个项目上台签约,协议总投资85.7亿元。
东材科技项目拟在成都高新区—郫都区合作共建区域(成都现代工业港)征地130亩,投资55.7亿元,建设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等项目,这将为郫都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更强动力。据了解,东材科技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其绝缘材料、光学膜材料、先进电子材料在国内产销量第一,广泛服务于新能源、智能电网、消费电子、平板显示等诸多领域。此次项目将建设创新中心大楼并配备相关研发测试设备,围绕电子材料与制备技术、5G电子通讯材料与制备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制备技术三大领域开展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解决“卡脖子”材料难题。
东材科技只是成都现代工业港一季度招商引资的缩影。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管委会招商专班应势而动,充分利用线上方式展开洽谈,及时跟进对接有投资意向的项目,为企业提供前期资料和政策咨询服务,确保招商推介和项目洽谈“不掉线”。
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主任刘旭表示:“一季度,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围绕京东方、华为、四威等'链主'企业需求,实施精准强链扩链行动,签约引进东材科技、贵州航锐、东正光学等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约92.7亿元,其中'153'项目2个;签约北京牧家、北京煋邦等'专精特新'项目3个。”
刘旭表示,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围绕新型显示、绿色氢能等重点产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2022年完成签约落地重点项目10个,其中“153”项目5个。
抓好服务
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国盾融合创新中心。孙浩 摄塔吊来回转动,大型挖机正在卖力开挖,在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现场,一片火热建设场景。据了解,该项目是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二期项目,是“国家电磁辐射研究中心及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的同时,项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项目推进得怎么样?建设中有没有遇到困难?”3月22日一大早,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项目专员魏先平和网格员来到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像这样的“一企一专员”走访服务,工业港常态化坚持,在接到企业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区级部门综合研判、共商对策,有效提升对重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们建立‘双人促建机制’,疏通建设中的‘堵点’。”刘旭介绍,园区在建项目共18个,其中盛世春天、埃森普特2个项目建成投运,东方氢能产业园(一期)、凯乐检测、佳驰电子、软通动力4个项目开工建设,国盾融合创新中心、智算中心(一期)、深圳世强等12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签约东材科技、贵州航锐计划于10月动工建设。预计智算中心(一期)、国盾(一期)项目二季度竣工,龙盾、玖远项目四季度竣工。
提质增效
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只有一流园区和一流产业平台,才能承接一流项目、高质量的产业集群。近年来,郫都区深入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产业载体,全面优化园区格局。成都现代工业港提质增效也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用地收储、项目清退、资产并购等方式,盘活蓝光、数码港等5个块地共475.48亩,梳理空置标准厂房及研发、办公用房11.37平方米。利用清理地块,已落地“153”项目1个,现正积极跟踪“153”项目2个、“专精特新”项目3个,逐步提升园区产出效益。”刘旭表示,下一步,园区将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提升工业用地“含金量”的高效路径,加大以招促清力度,加强大项目、好项目招引,逐步盘活园区内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资源,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载体支撑。
此外,园区将持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严格落实“服务专员奖惩评价机制”,逐步实现“企业有事找部门、找领导”向“找专员”转变,抓实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发展,加快推进蕊源等14家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年内实现佳驰电子科创板上市。(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