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

13.03.2015  11:07
      自1993年至今,存款保险制度酝酿了21年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昨晚,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此举意味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望破冰出台。

  存款保险,是指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对存款人进行偿付。

  征求意见稿规定,被纳入投保机构的包括所有在国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但国内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以及外资银行在境内的分支机构均除外。

  另外,各大银行需要缴纳的保费不尽相同,根据其存款结构等多个指标来确定费率;但是在赔付方面,各大银行的限额标准一致,即每位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的最高偿付金额为50万元。

  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受到了广泛关注,多位接近监管层面的金融研究人士均指出,这是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避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引导银行业市场化发展、保障存款人利益的有效方法。

  但也有分析指出,短期内造成银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存款人忙于将大额存款“分拆”、“搬家”的现象难以避免。

 两会实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日出席两会记者会时表示,成立存款保险机制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经济新常态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新提法,货币政策向左向右是看M2增速,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

  谈及利率市场化问题,周小川表示,去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间又扩大了20%,今年前不久的这次利率调整,又再进一步向上浮动区间扩大了10%,因此大家是非常合理地估计,认为我们离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最后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经非常近了。今年如果能有一个机会,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开了,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就走出来了,这个概率应该说是非常高的。

  周小川指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所以最开始出现人民币跨境使用这个阶段时,大家还是设置了一些防护线,意思就是不要一下出太大的问题,所以出现了类似限额安排的现象。随着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会增大,所以限额需要重新研究,并适度放宽的。

  意大利媒体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意大利媒体的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周行长的,想问一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能够引进、什么时候能够生效?谢谢。

  周小川:

  大家知道,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去年年末时已经把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了意见。征求完意见,结果总体也都是正面的,这就说明成立存款保险的机制,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个人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

利率市场化加速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3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被首次提出后,央行曾数次上报方案未被批准,直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将其纳入当年重点工作范畴。

  昨晚,国务院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指出,该条例的制定是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政策的出台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密不可分,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站在市场化大门口的银行业,急需存款保险制度保障金融安全,“初衷是为了避免银行系统性风险,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告诉网易财经,近年来,他也参与了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修订。

  他解释道,随着金融市场的放开,比如民营银行的进入,让竞争会越来越充分,公众的恐慌、挤兑或许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给公众存款人的利益带来危害。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不仅保障了存款人利益,还让监管层无后顾之忧进入金融改革的深水区。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则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另一背景在则是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自主经营会出现一些风险,因为利率可以高可以低,如果政府还隐形担保的话,政府需要承担的面太广,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可以利用市场救助的模式把政府从隐形担保中解救出来”。

  有分析指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下一步可能是放开或取消存款利率管制,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优胜劣汰成为应有之义,而先行建立的存款保险基金兜底机制,将为银行破产法出台扫清最关键的障碍。

中小银行迎来利好

  征求意见稿规定,被纳入投保机构的包括所有在国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但国内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以及外资银行在境内的分支机构均除外。

  在赔付方面,各大银行的限额标准一致,即每位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的最高偿付金额为50万元;若存款本金加利息的金额超过50万元,剩余部分从该存款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征求意见稿称,50万元金额标准的设立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存款人的利益,据人民银行按照2013年底的存款情况进行的测算,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上述规定意味着,无论银行大小与否,都将受到同等的保障,对此,郭田勇表示会对中小银行形成利好。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告诉网易财经:“对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即将问世的大量民营金融机构来说,实际上是无形的增信”。

  一位广州村镇银行的行长则指出,虽然长期利好,但是当前会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存款客户集中度高,以大额为主,短期会流回大行,村镇银行稳存难”。

  不管怎样,一笔新增的保费支出将让银行成本提升,据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各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投保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这意味着各大银行需要投保的费用在统一基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差别有所浮动。

整体利润空间受挤压

  “大多国家在制定保费标准时也是浮动的,有的非常高,有的可能低到0,大行的风险相对小,其风险差别费率可能低点,但是大行的存款基数大,若存在基准费率的话,保费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广东省某高校金融研究教授指出。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投保机构每六个月缴纳一次保费。随着经营成本的提升,银行若将其转嫁给贷款方,将直接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但郭田勇认为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现在竞争很激烈,不是你想转嫁给企业就能转的,另外央行在政策上有管理,所以银行提高贷款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大可能是银行降低盈利挤压自身的利润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向网易财经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可能会给其它金融业形成利好,“因为释放了出银行可能会倒闭的信号,储户可能会做一些其他的投资,更多资金会投向互联网金融,成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一”。

  股市方面,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率先表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利于降低整体金融风险,对股市也起到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属重大利好。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并不认为会对股市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合理的市场化制度,保障了金融稳定,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化改革会加快推进,作为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高净值人群受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理论上来说,把500万元存在10个银行是最安全的,但是我国银行目前破产风险很小,只是在选择存款银行的时候,要在眼前的利率和可能的风险之间进行综合考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金融形势总体稳定,即便客户在单一存款机构的存款本息超过50万元,也不用急着搬家。当然,对于少数过分谨慎的客户来说,可能仍然会将存款搬家,他们为追求安全,会把存款分散在多个金融机构。由此将令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造成分流,而对中小金融机构则会相对增加存款。

  一般来说,即便在一家金融机构存款超过50万元的保险额度,这家机构出问题后也不意味着储户超过50万元的存款都没了。如果该机构被兼并收购,客户的所有存款仍是全部安全的;如果该机构破产,则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残值还可以部分补偿客户损失。

  不过,虽然银行人士建议客户不要过分担忧,但是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大量的存款仍然需要以稳妥的方式保值或增值。

  工行私人银行部产品三部总经理助理吴轶日前透露,中国的超高净值客户有三个门槛:一是可投资金融资产达到800万元;二是可投资金融资产达到2000万元;三是可投资金融资产达到1亿元。2012年中国的超高净值及以上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83万人,2013年达到95万人,2014年预计将突破100万人。

  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拥有1000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豪有109万人,比2012年增加4万人,上升比例为3.8%。中国拥有亿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豪有6.7万人,比去年增加2500人,上升比例为4%。

  《福布斯》发布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则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100万美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600万元人民币)的大众富裕人群已达1197万人。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人群数量将超过1400万人。

  按照上述数据保守估计,只计算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也至少有逾百万人将受到存款保险制度影响。而若按照大众富裕人群计算,将有逾千万人需要考虑存款是否搬家的问题。

北上广打响存款搬家战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影响,央行指出,存款保险对中小银行更有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存款保险可以抬升中小银行的信用,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中小银行创造一个稳健经营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存款保险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鲁政委认为,可能有部分客户会在金融机构之间分散存款账户,由此将令存款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布更为均匀。如果“大而不能倒”左右了客户行为,让客户认为大机构倒闭的概率也更小,那么,就导致超过50万元以上的存款向大金融机构集中,而不是让存款分布更均匀,由此将使得金融机构负债客户和资产客户在规模上更为匹配,大机构对大客户(存款客户大、贷款客户也大),小机构对小客户,信息将更加对称。

  据数据显示,居民存款量较大的省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从理论上来说,存款量越大,存款流动性的可能性也越高。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存款数量多的城市一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投资机会多,银行方面在各种业务上的优惠政策也多,而现在的客户很务实,哪里给的收益高就去哪里,黏性较差,此外,发达城市的客户金融知识普及程度很高,理财等金融意识很强,有自主选择金融机构的意识,因此存款搬家也在预期内。

  而从存款类型上来看,活期存款首当其冲将受到影响,对主要靠利差盈利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活期存款无疑是成本最低、最为优质的资金来源。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年末,活期存款余额为7.6万亿元,占比52%;其次是期限为3个月到12个月的存款,余额为3.23万亿元,占比22.1%。

  不过,也有部分人士持乐观态度。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员陈健恒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后未出现存款转移现象。

  陈健恒还介绍,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即使个别小银行发生了被接管、被撤销或者破产的情况,一般也是先动用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金融机构对出现问题的存款银行进行“接盘”,收购或者承担其业务、资产、负债。这样存款人的存款将转移到其他银行,继续得到全面保障。确实无法由其他银行收购、承接的,按照最高偿付限额直接偿付被保险存款。这一点与国外的惯例一致,即使有银行破产,如果得到其他健康的金融机构收购和支持,储户最终可能会得到全额赔偿。

保费无需储户买单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凡是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投保存款保险,对于储户而言,除了储蓄安全问题以外,存款保险无需由储户买单。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存款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

  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预计,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假定商业银行的平均费率为万分之七,需要五年左右时间让存款保险基金达到目标水平,之后商业银行的平均费率降为万分之一。据此测算,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的前五年每年对银行业绩的负面影响不超过1.5%,第六年起,对银行业绩的负面影响甚至微乎其微,不会超过0.3%。

  而长城证券分析师屈俊分析,存款保险基金将根据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及其他财务指标,使用0.04%-0.12%的差别费率,预计对银行净利润的负面影响在1%-3%。

  根据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计算,由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境内商业银行,其主要覆盖对象为个人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及其他单位存款,根据2014年9月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分为个人、企业以及单位的存款来看,估计合格存款为85万亿元-95万亿元。就保额内存款而言,由于存款分布相对不均匀,导致被保的存款可能大幅低于符合存款保险制度要求的合格存款;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额内存款/合格存款范围在20%-85%,其均值为50.56%,预计我国保额内存款占合格存款比重大约或略低于50%。保险费率方面,我国执行差别费率制,且强调初期适用的费率水平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起步时的水平和现行水平,因此,估计初期费率水平在0.05%左右。

  因此,基于合格存款85万亿元-95万亿元,保额内存款/合格存款比重大约或略低于50%,初期费率水平在0.05%左右,得到投保机构(境内银行)每年所需缴纳的保费在200亿元左右,对银行整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认为,所谓的基准费率可能将是所有银行都必须缴纳的部分,而风险差别费率则是根据不同银行的经营风险来判别,不过如何判别风险将是件十分棘手的事。虽然现在从技术上来看没有难度,但现在中国信用市场依旧不成熟,未来或许还将出台相关细则弥补判定标准。

 

(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