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老人带病子返乡 家被洪水冲走 住进山洞

12.09.2015  20:04

  平凡朴实的老父亲,守着智力不正常的妻子,养着因病失去劳动力的儿子,供着还在读书的孙子孙女。十年如一日,不曾抱怨过。他只说,日子再苦,还是要过下去,趁我还能动,就多做一点,不能苦了咱娃!

  埋头苦干是唯一对生活的反抗

  张银昌是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三上村二组村民,虽已年近古稀,却是全家的主要劳动力。其妻子(张婉清)常年生病,精神不正常。其儿子(张刚),1999年到新疆当兵,于2001年退伍回家。随后跟着张银昌到福建务工,一家人的日子,虽然平平淡淡,但也能勉强维持。2003年张刚开始生病,平淡的日子被打破,经各大医院检查有胃溃疡,可一直医治不愈,后来到一七五军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为尿外渗致部分肠管坏死,随后进行部分肠管切出术。术后严重感染,进行二次手术。再术后,因家境贫困,无经济实力作后续治疗,导致身体出现异常,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用药来保养。看着入不敷出的家庭,张刚忍着病痛也做点儿杂工,攒点医药费。

  张银昌身上的担子越发沉重,没有文化,没有技能。只能做粗重的活儿,常常累到腰酸痛。加上年纪大了,想多做一份工作来减轻经济负担,都没人敢请他。穷困潦倒的家,有人会留下,有人选择离开,张银昌的儿媳妇就在这时毅然决定离开,留下还年幼的两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张银昌似乎忘却了自己的年纪,忽略日益佝偻的背脊。每天早出晚归维持着一家人的开支。

  风雨之后也没看见彩虹

  时间的消磨在张银昌脸上留下一道道深刻的皱纹,岁月的流逝毫不留情的给头发染上了一层白霜。再怎么想隐藏自己不再年轻的容颜,也抵不过弯曲的背脊来的明显。

  2011年,张银昌由于年龄偏大,被迫失去工作,只能将一家人拖回老家,而他们的家在2006年就被洪水冲走,没有留下一点生活用具,回家似无家。只能借住在亲戚家里。好景不长,借住的家也要被迫搬离。山洞,成了一家人的落脚点。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人还可以安心住下来,如果遇上下雨天,雨水落进山洞,被子被淋湿,火也生不了,一家人就站在一堆等雨快点儿停,听着滴滴答答的声响,心纠在一起。看着还年幼的孩子被冻的直发抖,张银昌只能厚着脸皮把孙子再次送到亲戚家借住。而大人留在山洞继续忍受风雨。劳累了一辈子,最后还要求人收留,在这个历经沧桑的老父亲心里,早已为了生活抛弃了所有尊严。

  学习知识是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

  张银昌的孙子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东拼西凑了点学费,把孩子送到镇上学习。老人觉得,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只有学到东西才能有好的出路,即使是住在山洞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坚持让孩子读书。这不是单纯的向往知识,而是一家人内心对未来寄予的唯一希望。

  年迈的老父亲,智力不正常的老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的儿子,还在上学的孙子。住在洞里的一家五口该何去何从?希望社会爱心人士给予这一家人一点帮助,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

  急需帮助

  助学:5000元孩子上学是一家人的希望,它代表着历经磨难的一家人对未来的向往。希望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看到一点希望。

  疾病救治:10000元因为一次次没有得到完好的治疗,导致了张银昌的儿子失去劳动能力,张银昌年事已高,逐渐失去承担一家人生活的力气。希望社会爱心人士给予帮助,让病痛远离,让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能够重新看到希望,担负起家的责任。

  危房修缮:100000元山洞里的家,冬季寒冷,夏季潮湿。一到下雨,全家人还得挤一块儿躲雨。为了让孩子不被雨淋,为生活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放下自尊,求人收留。希望爱心人士给这五口人一个家,让心不再为了躲雨而慌乱,让生活安稳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