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个别香港公务人员表现令人遗憾与不安
原标题:【上观直击香港】某些香港公务人员嘴上的“政治中立”,是漠视家园走向沉沦的借口吗?
作者:若拙
在香港采访有种感受,警队执法之所以特别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警察权受到司法权、立法权等的牵绊。比如,几天前5个涉嫌藏有爆炸品的被告开庭受审,结果律政司检控书把被告名字写错,法官当庭释放被告,逼得警方在法院门口再度抓人。“捉了放,放了捉”让严肃的法律行为成了儿戏。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指出,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的共同责任,希望香港各界进一步凝聚起反暴力、护法治、保稳定的正能量。
行政、立法、司法,构成了香港特区的主要管治框架,彼此理当在止暴制乱中各司其职,共同承担法定责任。换句话说,止暴制乱不是哪一家的事情,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压在香港3万警队的身上。警队身处维护社会秩序的第一线,面临巨大压力,忍辱负重地做了大量工作,但要想有效解决引发“修例风波”的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需要特区管治团队中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这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然而,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有不少的欠缺。以司法机关为例,除了前述的检控单位犯低级错误之外,法庭审理相关案件也招致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质疑,大量犯重罪的被告获得保释,前脚刚走出法院大门,后脚又上街去搞破坏打警察。至于立法机关中的反对派,不仅美化街头暴力、阻挠警察执法,还不顾民生需求,通过拉布(冗长议程)、杯葛(抵制)等方式,让政府亟需通过的法案审议周期无限延长,一副等着看特区政府笑话的样子。
如果说司法机关动作慢,是因为受到香港法律限制,立法机关议而不决,是反对派因为政治原因作祟,那么在行政机关中的个别公务人员表现则更令人遗憾与不安。有的人无原则地让步,有的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极不恰当言论,甚至直接蒙上面参与违法活动。据本港媒体报道,已有多个公务人员乃至纪律部队成员因参与街头暴力而被逮捕。我曾亲眼看到,在金钟政府总部门前,警方与蒙面黑衣人武装对峙,一台其他纪律部队的车辆从中间驶过,车上一人向黑衣人做出了“加油”的手势。我当时就想,看到手足同袍如此作为,站在对面的防暴警察不会心寒吗?
我一直认为,香港公务人员常挂在嘴边的“政治中立”,绝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不是漠视家园走向沉沦的借口。香港《基本法》第99条已经明确规定,公务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至于遵守香港法律,则是公务人员在内的所有市民底线。正如有媒体所言,不管是因为“同情”所以“默许”,还是由于“支持”所以“纵容”,涉事公务人员的结果,一定将是既输掉自己的职业和前途,也失去香港的现在与未来。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上月底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及,加强对香港、澳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增强香港、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港媒已经注意到,过去中央更多提的是青少年教育,更多提的是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如今对象多了公职人员,内容多了“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显然是有针对性的,相信也与当下的香港时局有很大的关系。
我想,5个月的“修例风波”已经表明,需要直面香港原有治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不断完善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完善特区政府治理体系、提高特区政府治理能力,其中也应该包括完善行政、立法、司法在香港管治体系中的关系。
由于工作关系,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香港,我与港籍的公务人员、立法会议员、法律界人士有过不少接触。在来港前,对他们的印象普遍不错。我真诚地希望,等我结束采访离港之时,能对他们依旧保持较好的印象。
点击进入专题: 聚焦香港局势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