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领导干部占的医疗资源是不是太多?

03.03.2015  10:45

  “现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速度很快,高楼鳞次栉比。可外表光鲜的背后,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能忽视。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接受记者有关经济问题采访时,忽然话锋一转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也有无奈的事,最大感受就是看病难,所以不太重的病就自己扛着,平时多看看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学着自己给自己看病。

  “领导干部占据的医疗资源是不是太多

  “每次都是硬着头皮去医院,有几次愣是被医院人山人海的架势给逼了回来。”已过花甲之年的黄泽民委员告诉记者,上海的大医院里往往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看病的患者。这一现状并非上海独有,目前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的大医院也人满为患,而一些地区的基层医院却诊者寥寥。“从总量来说,医疗资源还有缺口,但更重要的是医疗结构失调问题突出。

  能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的数量增至1000多个。北京、黑龙江、浙江等多地已探索通过“医联体”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诊疗水平。

  “可是,这些举措与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需求还相去甚远。”黄泽民委员表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势在必行,可推动速度还是太慢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应该有一个合理分配的原则。一边是清静、高级的干部医疗门诊和病房,另一边是人声鼎沸像集市贸易一样的普通门诊和拥挤不堪的病房,真是两个世界。领导干部占据的医疗资源是不是太多了?

  “医生没有积极性,医改又怎么能顺利前行?

  “一方面,我们感叹医疗资源紧张,费尽周折入院就诊;而另一方面,不少医学院的学生却找不到工作,都做医药代表去了。”黄泽民委员说,少数大医院专家多,而广大社区、乡镇医院缺乏较高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

  “目前基层医院待遇较低,成为不少优秀的医疗人才不愿去的重要原因。”黄泽民委员告诉记者,“我认识的一个大医院的主任级医生,国家规定的月薪才3000多元钱,更别提基层医生的工资了。

  一方面劳动得不到合理体现,另一方面医院又要求医生去创收。这使得不少医生接受“灰色收入”,某种程度上“拒收红包”在一些地方成为一句口号。

  “医生没有积极性,医改又怎么能顺利前行?”黄泽民委员建议,要尽快健全医务人员合理的薪酬制度,让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拥有一份阳光体面的收入。

  “什么时候百姓不再担心看病难,不需要自学诊病时,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走向成熟的时候,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黄泽民委员语气里充满期待。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