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谈“三农”共谋增收路
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进程中,如何保证农民收入齐头并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当前哪些问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升?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参会委员们纷纷通过提案、建议和发言,积极为促进农民增收出谋划策。
金融下乡 助农增收
在小组讨论中,农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张礼国谈起了自家企业在去年做过的一次尝试,“我们采取寄养的模式,仔猪、饲料、防疫的费用全部由公司支出,合作农户赚人工费,每头猪保证能有100元左右的净利润。对农户来说,是不错的增收渠道,但企业压力太重,所以推进的效果并不理想。”他建议考虑有序地引导金融机构进入合作。
多位委员都看到了金融下乡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用。民建四川省委在 “构建县域金融体系”的建议中表示,我省可以立法手段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进行定位,通过合理配置现有金融体系的支农功能,将农村信贷市场延伸到所有县和县以下全部农村。
重视科技 提升效率
来自甘孜州畜科所的蒋忠荣委员谈到:“在市场上,像藏猪、藏鸡销路都好,但其实对农户增收的拉动并不明显,主要是品种、养殖技术还有待改进,周期太长,利润也就不高了。”他建议应该开展专门的科技攻关,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品种,为农户提供更优良的种源,同时研究制定科学、易推广的养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从业农民的盈利水平。
民盟四川省委的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可以尝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攻关新模式,发展涉农新兴产业,使科研院所丰富的人才资源、技术储备与企业充足的资金、宽广的融资渠道有机结合;重点加快出台农业科企合作专项计划,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针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达州市政协建议,除了落实好政策性补贴,应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点,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农田水利、电网通讯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建议将产业扶贫、促农增收作为关键,引导贫困地区合理开发资源,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建议通过农业、科研、教育三结合等形式,向贫困地区输入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加大种、养、加和服务业等专业及劳务输出“订单式”培训,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建设型扶贫,引入竞争性扶贫资金分配机制,通过合作社等形式,为当地农民提供自主经营项目,帮助经济创收。
当前我省越来越多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自内江的张长安委员建议研究出台《关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就土地流转、融资、税费、担保、培训等作系统规定,为返乡人员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人员致富,进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