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议加强南海搜救区 称不满意交通部回应

24.02.2014  16:28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军事专家尹卓少将 资料图

   编者按: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全国两会,可以说是中国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会上,多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紧扣改革与民生,引发媒体和百姓的广泛关注。本网在2014两会前夕采访了10位在2013年两会中“高光”代表、委员,了解他们这一年“去哪儿”了,都在关心什么忙碌什么?如何履职?2014年两会,他们的关注点又将去哪儿?

  尹卓,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海军专业技术少将。

  针对国防军事领域的热点问题,他总在第一时间公开发声。

  年近古稀,他本打算履行完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的职责就退休。但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又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军队还需要我,这五年我就要干好。

   2013年两会建言“加强南海搜救力量部署

  2013年“两会”期间,尹卓提交了两个提案。其中一个是加强南海搜救力量的部署。

  “我国最南端的搜救点在西沙,大部分在海南岛。从海南岛到南沙南端大概1000多公里,”尹卓直言,“舰船飞机若在西沙以南发生海难、空难,我们基本无法及时搜救,很难履行责任。”外交部也曾呼吁在南海建立搜救码头、搜救机场,但这同时意味着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不良反应。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中国在南海设立气象站,为过往船只和飞机提供气象预报。由此,中国才开始在永暑礁设站、布点。尹卓表示,这是合理合法的行为。同样,联合国在南海方向赋予中国一定的搜救责任,中方在南海建立搜救区,也是无可非议的。这一举措将加强中国在南海的合法资源。搜救码头、搜救机场建成后,中国的渔政、海警在紧急情况下均可使用。

  尹卓去年提交的另一个提案是限制国外超大型矿砂船进入中国,以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和海上国防设施。

  2010年起,一些国外大型矿产企业,与中国协商建设40万吨级的大型矿砂船舶码头。作为回报,它们承诺以低廉的运费运输矿石,为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收益。尹卓指出其背后的问题——40万吨级码头建成后,必须采用国外相应吨位的矿砂船,而我国大批15万吨至30万吨级矿砂船将被迫淘汰,当前已建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矿码头也都将作废。

  尹卓还指出另一个现实问题,当前国家对钢铁企业严格限产,铁矿石需求量大幅减少,钢铁产量被急剧压缩。而这种投资只会有利于国外大型矿产企业。“矿砂船被它们垄断,从铁矿砂的出产、运输,一直到我们这儿,逼迫你接受一个‘到岸价’,这个价格仍然是它说了算。”照此发展,国外企业将垄断整个产业链,对于中国的远洋运输业将造成巨大的伤害。

  为了让国外矿砂船靠泊,中国需要建新码头、挖深水航道,至少需耗资500亿元,这还不包括配套设施的费用。另外,我国周边海域泥沙重、易淤积,疏运航道需要长期维护保养,这也需要大量经费。

  尹卓表示,这种“超大型码头热”,还将对我国港口的海防设施构成重大威胁。他分析称,大吨位矿砂船的安全系数较低,一旦在港口发生海难,铁矿砂一遇海水会结成铁块,将对打捞造成极大困难,继而造成港口堵塞,并对周边部署的重要国防设施造成破坏。另一方面,这种深水航道在战时也非常危险。敌方潜艇可顺着航道直接抵达港口内部。“这种情况不跟军队商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

   我明确说,你们这样对提案很不严肃

  这一提案被提交后,总参办公厅、海军作战部给尹卓回函,向其了解情况,并正式给发改委下函——反对建设超大型矿砂码头,反对在没有与军队商量的情况下,于沿海军民两用的港口挖掘深水航道。

  随后,国务院、发改委到尹卓处听取意见。2013年底,这项建设计划被叫停。

  而关于在南海建立搜救区的提案,尹卓表示,他对交通部的回函并不是太满意。

  交通部回函称,正考虑加紧南海方向的建设,表示已经在海南岛布点,并准备在西沙布点。“西沙和海南岛布点,我早就知道了,我是海军还不知道?” 尹卓认为,在那里布点,到南沙根本赶不上,完成不了任务。 尹卓说得很直接,“我跟他们讲了,你们这样对政协委员的提案很不严肃。

  但他同时表示,建立搜救点需经外交部、总参等多个部门一起通盘考虑,协调实施。“如果各部门都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解决。

   今年提交科技管理体制去功利化提案

  作为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尹卓今年打算提交关于科技管理体制去功利化的提案。

  他坦率地指出,当前我国科技界太浮躁,功利心太强,对科技成果的评定完全取决于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职称的晋升、工资的增长,科研项目经费的划拨,一切都与科技进步奖挂钩。“没有得奖,你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大环境不允许你踏踏实实坐下来,搞一些基础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

  某些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上十年的积累。而年轻人从一入行就要争科技进步奖,但它多为短期效应,主要针对两年内的技术研究课题,导致研究者根本无法拿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

  部门在评定科研人员时,在特定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是重要指标之一,但尹卓认为这一指标并没有太大意义。

  在国外期刊上投放一篇论文需要高昂的费用。而实际上,国内过去有很多高档次的科技刊物,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现在都衰败了。“因为你的导向是一定要投到国外期刊,把我们的资源都用在这些地方,把人家养起来了,却贬低了国内高档的科技期刊,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追本穷源,还是功利心太重。”尹卓说,“今年我要提这么一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去功利化,重新净化整个科研的大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

  尹卓认为,理想的科技管理体制应该更趋于专业化。他建议,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权应从管理职能部门手中下放到专家委员会;科技评奖不能滥,只保留少数奖项,作为对于杰出科学家的鼓励;科技成果的评定不再“唯奖是论”,而是将应用科学的成果交给市场说话,将理论科学的成果交给同行专家评审。而评审结果不应与职级待遇挂钩。

  “官本位制渗透到我们中枢的每个细胞,这是不合适的。要树立科研人员应有的价值体系,这样可能更科学一些。”他还谈到院士制度改革,建议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生活待遇标准不再与官本位体制挂钩,而是专门针对其自身社会价值建立评价体系、划定分类标准。

  “要成系列改革。一个提案2500字可能无法全部囊括,大家在‘去功利化’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后,具体怎么做,我们一步一步可以探讨。

   两度受邀在政协委员常委会上发言

  2013年,尹卓还被选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委员,这使他有更多机会参加政协专业委员会的决策,涉及范围更宽,专业性也更强。

  作为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尹卓受邀参加了政协委员副主席苏荣率领的考察团,在八天内辗转沈阳、抚顺、鞍山、大连等地,对辽宁地区新兴高新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考察。

  作为政协委员,他在过去一年中两次受邀参加政协委员常委会,并在会上就南海问题等进行发言。

  政协科技界的委员中有来自各专业领域的上百位院士、专家。委员们每年在会议上、调研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尹卓说,除了履职尽责,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学习。“我的一些想法跟他们交流,他们的想法我进行吸收,各个领域、地方有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好方法,我们把它带到军队中来。

  尹卓长期从事国防系统分析工作,他指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远远高于部队,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有拉大的趋势。军队信息化建设需发展军民融合、打破行业垄断,这是当务之急。

  “我们很多军队同志在政协里也经常碰头。”尹卓说,军队建设可向科技界借光,依托于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支撑。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提出的真知灼见也给予尹卓很大的启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代表,他们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同,对一些不良现象看得更清楚。”他说,“我们每年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对清除我们身体上的‘污浊’、‘病痛’是非常有好处的。

   每天进行知识更新 平衡多重角色

  工作中,尹卓有着多重身份。谈到各个角色之间的平衡,尹卓说它们有主有次,并给记者介绍了他的时间分配法。

  “我的本职工作首先是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任,是海军专业技术岗。我有为海军的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职责,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审查我们海军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

  尹卓的第二层身份是政协委员。“我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海军、科技界的代表到政协履行职责。”政协安排的调研任务,他都会全力支持。

  在主业之外,尹卓还在一些单位、院校担任社会职务、兼职教授,赴各地讲课,致力于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知识普及。

  年轻时,尹卓曾两次赴法国留学,学习世界历史地理、国际战争法。他从中学开始阅读《参考消息》,这个习惯被一直保留到现在,也帮助他了解世界战略趋势的纷繁变化。“对世界上的情况,看看网络消息,包括人民网。每天进行知识更新,跟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件保持同步。

  生活中的尹卓,每个周末,除了一些重要会议必须参加之外,会把时间雷打不动地留给家人,陪陪爱人、看看三岁的孙子小壮壮。每周日,尹卓都会和爱人上门探望92岁的老岳父,中午请他吃一顿饭。

  平日里,尹卓坚持每晚锻炼,快步走一小时。闲暇时,他还常与爱人逛公园,“俩人一块儿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

  “原本我想十一届政协委员干完就退休,但这不是自己能完全决定的,还要看军队的需要。”尹卓说,“军队还需要我,这五年我就要干好。我是挺希望这五年干完就退休,到时就可以过一点自己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