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颜姓大都是清初入川 多为颜真卿后裔
颜真卿画像
四川百家姓
品读四川悠久历史
弘扬传统姓氏文化
颜姓发源于山东,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生存和发展,颜姓人从山东向外迁徙繁衍。经统计,颜回世系宗子先后有5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在颜姓人的发展史上,秦汉前人口增长极为缓慢。汉末,人口开始有所增长。唐宋时,人口增长快起来。宋、元、明、清,播迁在各地的颜姓人,人口持续增长,世系支派井然有序。
颜姓人进入四川的时间较晚,唐朝时,有个叫颜有意的人出任成都县令,这是颜姓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入川的颜姓人。此后,不断有颜姓人入川的记录。唐朝的颜真卿曾入川任职,他的子侄后代有不少人入川为官。明清时期,湖广一带的颜真卿后裔大量入川,成为今日四川颜姓人的主体。
先秦时期 颜姓贵族,多数人在鲁国做官
先秦时期,颜姓人主要在山东繁衍生息,但也有颜姓人进入如今的河南,如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卫国,就住在卫国大夫颜浊邹家里。
小邾国因国小力弱,成为鲁国的附庸。根据当时的礼制,小邾国的国君,对鲁国来说,是臣子,是有封国的鲁国大夫。小邾国的颜姓贵族大多在鲁国为官,成为鲁国的卿大夫家族。他们定居在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到春秋后期,在鲁国为官的颜姓嫡系,已有封国的贵族降为卿士一级。虽然还保持有贵族身份,但家世已衰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是个武士(贵族中最低的等级),有9个女儿1个残疾儿子,但他还想要个健康的儿子。当时曲阜的大姓人家颜襄,很有才学,有3个女儿。
叔梁纥找到颜襄,希望能娶他的一个女儿为妻。颜襄同意了,咨询3个女儿的意见,老大和老二都不乐意,只有18岁的三女儿颜征在同意。
颜征在嫁给叔梁纥后,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孔丘,就是后来的孔子。
孔子办私学时,孔门72名贤达弟子中,颜姓人占了9个:颜回、颜无繇、颜幸、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高、颜浊邹。
秦汉时期 人丁不旺,有颜姓人进入湖北
战国至东汉末年700多年里,颜回的后裔人丁并不兴旺。颜回11代颜异,汉武帝时任大司农,位列九卿,以廉洁正直闻名,后来被诬陷处死。
汉宣帝时,曾任齐郡太守丞的鲁国薛(今山东省薛城)人颜安乐,被立为博士。颜安乐的母亲是著名的《春秋公羊传》研究者眭孟的姐姐,颜安乐年少家贫,拜眭孟为师,学习《春秋公羊传》,深得真传。后来,颜安乐成为春秋学中颜氏学的开创者。
此外,东汉时,楚地有个叫颜忠的人。说明这一时期,已有颜姓人进入如今的湖北境内。
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手下有大将颜良。颜良可能是颜回的后裔,在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诫兵篇》中,颜之推训示子孙不要从事武职时,提到祖上“汉末有颜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族大人众,发展形成两大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住在琅琊、东鲁一带的颜回后裔,没有受外界动荡不安的影响,不断出现高官。颜回后裔呈现出族大人众的良好发展势头,发展成为琅琊颜氏、鲁国颜氏两大郡望。
颜回23代颜敫,汉灵帝时官至御史大夫,有两个儿子:颜斐、颜盛。
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因避战乱,颜盛带着子孙从曲阜迁到琅琊临沂定居,这是颜姓宗子的第一次迁徙。由于颜斐的两个儿子颜鲁、颜欢都没有儿子,颜盛成为颜回世系的嫡宗,被奉为琅琊颜氏始祖。
颜盛有4个儿子:颜钦、颜曾、颜兴、颜士光。颜钦的儿子颜默,曾在西晋时当过汝阴太守。颜姓在琅邪临沂居住了4代人,大约80年,到西晋时,已成为琅邪望族。
221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颜默的儿子颜含,带领家族从临沂南迁到建邺,住在上元长干里的颜家巷(今南京中华门一带),这是颜姓宗子的第二次迁徙。
颜含治家教子严格。他对子侄的仕宦前程和婚配大事,提出了看法:“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世家。”这就是颜姓著名的“靖侯成规”。
颜含兄弟3人,他排行第三。因两个哥哥都死得早没有后人,所以颜含成为嫡宗。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颜姓嫡宗支系在建邺长干里一带定居了9代人,大约270年,子孙繁衍,为官者众多,形成江南颜氏巨族,颜含成为迁居江南的颜氏始祖。
颜家虽然是跟随晋皇室南渡的大家族之一,但地位不高。到30代颜延之时,颜家已没有什么人做大官了,家道开始中落。不过,颜延之是一个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与谢灵运齐名,并称“颜谢”。
颜延之的大儿子颜竣,是刘宋政权孝武帝刘骏的重臣。颜竣多次进言和谏诤,引发刘骏不满,被赐死。刘骏还把颜竣的儿子颜辟强等沉入湖中淹死。
颜回34代颜协(颜勰),有3个儿子:颜之仪、颜之善、颜之推。
颜之仪后裔无传人,颜之推成为颜回世系嫡宗。颜之推最大的贡献是著作了《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堪称学术巨著,被推为中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颜姓忠烈,多人曾在四川为官
隋朝初年,颜之推的儿子颜思鲁住在万年县敦化坊。唐朝初年,颜思鲁的儿子颜师古居住在长安县通化坊。身居高位的颜氏后裔云集都城。隋唐时期,京兆颜氏众多,名臣巨卿迭出,形成了声望卓著的京兆颜氏名门巨族。这次持续多年的迁徙,是颜氏宗子第三次迁徙。
颜姓人入川是在唐朝时期,颜有意出任成都县令,后来官至刺史。他的后裔,在四川落籍繁衍生息。
颜思鲁有4个儿子: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
颜师古为《汉书》注解,在审定音读、诠释字义方面成绩最大,当时有“杜征南(杜预)、颜秘书(颜师古)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的称誉。
颜勤礼和大哥颜师古、二哥颜相时,都是弘文崇贤学士。顾命大臣褚遂良等人因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被诛杀,颜勤礼遭到牵连,被贬为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长史。
颜勤礼有7个儿子,大儿子颜昭甫有6个儿子:颜元孙、颜惟贞、颜会宗、颜孝友、颜澄、颜润。颜润曾任涪城(今三台)尉。
颜元孙有5个儿子:颜春卿、颜杲卿、颜曜卿、颜旭卿、颜茂贞。颜春卿曾在四川犀浦(今郫县犀浦)、蜀(今成都)当过县尉。颜茂贞也在四川做过官,曾任犍为司马。
颜杲卿,性情刚直,曾任遂州(今遂宁)同法参军。安史之乱时,颜杲卿代理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儿子颜季明和他在一起。安禄山叛军围攻常山,抓到颜季明,想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没有屈服,反而大骂安禄山,颜季明被杀。常山城被破,叛军俘虏颜杲卿,把他押到洛阳去见到安禄山。
颜杲卿大骂安禄山,安禄山把他绑在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同一天,颜杲卿的小儿子颜诞、侄子颜诩等人,都被先截去手脚,然后全身被碎割而死。
颜惟贞有7个儿子: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颜真卿。颜真卿曾任蓬州(今蓬安)长史。唐代宗即位后,起用他为利州(今广元)刺史,但没下任命书,转而让他出任吏部侍郎。后又几经起落,颜真卿曾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一个站出来平叛的是安禄山的手下颜真卿。46岁的颜真卿发表了讨伐安禄山的檄文,带着20万大军攻打叛军。在平叛中,颜家忠烈满门,被杀了30多人。
兴元元年(784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唐,74岁的颜真卿义无反顾地奉命前往劝降,被李希烈扣留并缢杀。李希烈叛乱被平后,颜真卿被追赠为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擅长行书、楷书,自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颜真卿的子侄中,有10多人在四川任过职。颜真卿的二儿子颜颢,曾任蓬州长史;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曾任彭州司马;颜威明曾任邛州(今邛崃)司马;颜翙曾任温江丞;颜觌曾任绵州参军;颜靓曾任盐亭尉等。
颜真卿的四世孙颜弘式,曾任金陵同州参军。颜弘式的大儿子颜诩当过江西永新县令,后与弟弟颜翊、颜翔定居在永新双乳峰捣石村,为永新的始迁祖。
后周太祖广顺年间,颜回世系43代颜旻,带着儿子颜君则、颜君佐、颜君雅、颜君信、颜君立等近支族人,离开长安,辗转东迁。在长安的其他颜姓支系,有的留在长安,有的返回建康和琅琊临沂,有的因做官南迁。这是颜姓历史上的宗子后裔第四次大规模迁徙。
东迁的颜旻嫡宗支系中,颜君则没有儿子,颜君佐继嗣为嫡宗,他的儿子颜文威隐居在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颜君雅的大儿子颜文蕴,带着家人回到曲阜,定居故里;二儿子颜文铎,官至节度副使,在曲阜城近郊买地立林。
广顺2年(952年),后周太祖郭威到曲阜视察,追封颜回为兖国公,特授颜文蕴的儿子颜涉为曲阜主簿。颜文威的儿子、宗子颜承枯,也从峄山归居曲阜,颜文铎的儿子颜衎,在显德元年(954年),也回归曲阜。颜姓族人的回归,促成了曲阜颜姓家族的繁衍生息。
宋元时期 南宋初期,分化为南宗和北宗
宋朝时期,颜姓全国人口大约有9万,排在第123位。江西是颜姓第一大省,有2万多人。其他人口较多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湖北、安徽、四川等。当时全国的颜姓人,主要集中在从山东、经江苏、江西的地带上。
北宋时,颜姓较为出名的有颜复、颜博文、颜直之,3人都是著名的画家。
北宋末期,金兵南侵,颜回世系宗子后裔进行了第五次迁徙。建炎2年(1128年),宋皇室南渡,颜回50代宗子颜峣带着叔兄弟颜岐、颜崘、颜岹、颜嶕、颜峒、颜屿、颜崿、颜峈、颜嵫等11人伴驾南迁。
颜峣是颜复的大儿子。颜峣南迁后,住在武林(今浙江杭州),后又卜居会稽(今浙江绍兴)。颜峣没有儿子,弟弟颜岐的儿子颜堪继为宗子。南迁的颜姓后裔,后来散居在浙江上虞、海盐、慈溪,福建漳州等地。
南迁的这一支颜姓宗族,被称为南宗。颜峣南迁后,曲阜颜姓后裔由颜复弟弟颜端的儿子颜继为宗子,被称为北宗。
这一时期,原来住在江南的颜姓后裔也有小规模迁徙,使颜姓后裔遍及江南各省。南宋末期,居住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一带的颜姓人,为躲避战乱,有的迁往两广、两湖。
宋末元初,住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的颜诩后人颜潜,迁到湖南湘乡(今湖南娄底)。大儿子颜秀可分居到新化,二儿子颜秀道住在邵阳宝郡,三儿子颜秀均的后裔分散居住在附近。
北宗颜姓人丁兴旺,颜继、颜希、颜绍三大支系,繁衍至56代时,已有95人(支)。为便于管理家族事务,元至元年间,北宗颜姓族人按居住地或村名分为12户。
明清时期 四川颜姓,大都是清初入川的
明朝时,颜姓人大约有10万,排在全国姓氏人口的第140位,较宋朝时的排名大幅下降,原因是受到战乱影响。山东的颜姓人口占了颜姓总人口的大部分,人口相对多一点的是河北、河南、江西等地。
明朝初期,颜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一部分,分迁到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地。北宗颜姓因人口繁衍昌盛,又在原来的12户基础上分为16户,每户推举户头、户举、族长等族务管理人员,以翰博府为主,自修族谱,修建家祠、家庙,建林立碑,立行辈,定家规凡例等。
明朝时,四川颜姓人开始活跃起来。
洪武年间,扬州府兴化人颜师胜出任四川眉县(今眉山)知县。洪武12年(1379年),眉县人彭普贵不堪赋役重苛,率众起义,攻打眉县县城。颜师胜率军抵抗,义军败退。颜师胜乘胜追击,被义军刺死。
四川巴陵人颜公辅,在当安岳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期间,严以律己,教授学生孜孜不倦,还把薪俸捐出来,修葺学校、资助贫寒学生。后来,颜公辅被提拔为安岳县令。颜公辅的大儿子颜禄寿曾官至安庆府同知(副知府),二儿子颜颐寿为辽府仪宾(宗室亲王、郡王的女婿)。
在颜姓史上,有一个被称为开台王的人,叫颜思齐。王的称号不是官府给的,是老百姓给的。颜思齐,漳州海澄县人。万历31年(1603年),颜思齐因杀官仆逃亡日本,后又到台湾岛。他派人到福建漳州、泉州招募移民,前后引来3000多人,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第二年,37岁的颜思齐染上伤寒去世。因颜思齐开发台湾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尊称他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
明朝中后期,颜姓人中出了一个思想家颜均,他是颜真卿的后裔,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平民思想家。
明朝末年,陕西凤翔府富平县人颜山,因做生意入川,定居在嘉陵。颜山后裔中的一支,迁徙到剑阁。如今,颜山后裔有1000多人。
清初,颜姓人随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大举入川,并播迁到云南、贵州。有学者考究,如今巴蜀地区的颜姓人,大都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初入川的颜姓人后裔。通过翻查老家谱发现,这些入川的颜姓人,基本上可追溯到颜真卿名下。也就是说,他们大都是颜真卿宗族的后裔。
绵阳现有1万多颜姓人,主要分布在4个县区,都是从湖南迁入的:三台有8个支系,有4000多人;盐亭有1个支系,有2000多人;游仙区有2个支系,有2000多人;安县有2个支系,有2000多人。
南溪县一支颜姓人,入川始祖颜年甫从广东嘉应州长乐县,迁到当时的叙州府南溪县上桂里苏家观,落业在天堂坝。几年后,渐渐有了积蓄,与弟弟回到老家,把老母亲和兄嫂一起接到四川,并把父亲的骨骸背到四川安葬。
颜回71代颜应祥,在康熙48年(1709年),带着子孙3代从湖南衡山县,先迁徙到重庆府合州(今合川)来苏里,颜应祥在合州住了3年后病逝。他的儿子颜启明、颜启昌、颜启国在父亲死后,带着家人从迁徙到潼川府遂邑县长林乡(今安岳护龙)玉泉山下落业,如今发展到了4000多人,后裔遍及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眉山一支颜姓,是颜回74代颜兴发、颜兴潜、颜兴汶三兄弟,在康熙41年(1702年)入川,如今在眉山、仁寿等地有后裔1.5万多人。另外,内江、南充、广安等地的颜姓家族,都是从湖广迁入的;重庆巴南的颜姓家族是从广东入川的。
清朝中晚期,四川颜姓名人较多,尤其以自贡盐业世家之一的颜姓家族最为有名,涌现出了颜昌训、颜昌英、颜怀德(字晓凡)、颜杰礼(字蕴山)等风云一时的人物。
晚清时的四川颜姓人中,还有颜楷,华阳县(今成都)人。宣统3年(1911年),颜楷回成都度婚假,正好遇上保路运动,并加入其中。四川宣布独立后,颜楷闭门读书,不问政事。他的书法精湛雄浑,名著全川。如今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上,有他的书法遗迹。
在清朝末期抗击外来侵略中,有两个颜姓人,一个是官,一个是民。官是曾任闽浙总督、鸦片战争主战派成员的颜伯焘,民是广东三元里抗英斗争首领颜浩长。
四川部分地方颜姓字辈情况
曲阜颜氏制定的字辈(从颜子第61世起):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怀士锡振承,景世廷秉培。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德泽知好乐,惟有仰立卓。周正曾安鼎,祥云天自多。继志忠孝悌,纲常如大科。
康熙41年(1702年)钦定全国通用字辈(从颜子第74世起):崇怀宗邦,其泽允昌。家学克复,道德昭扬。肇庆宏祚,应毓国良。惟思一本,继起有常。
成都一支:有思章龙在,登文世泽长。维天生贤孝,家定大吉昌。朝廷举以见,作汝庆明良。守德启君信,国祗宗亦光。
金堂一支:永标德旺,世显名扬。仁崇心性,义达家邦。文礼深体,孝友实彰。忠诚和顺,敬信谦光。宗传自远,佑启恒昌。
彭州一支:有义重天衣。祖廷文秀永,正福兴再邦。国大思昌家,学克腹道德。昭扬应桂才,良记起在常。孝字最为尊,登高书诗贵。君臣和顺X,心中效孔睽。
自贡一支:孔国林文会,华先裕治平。宗儒成德业,乐道振家声。永绍书香远,常思学校明。幸祈天眷顾,科甲世馨荣。
自贡沿滩区一支:思宗念祖,秀继元祥。仁明正大,永岱仕昌。
富顺骑龙一支:秀兴大国朝中,士子正启文明。清恩世锡克复,永遵天开道学。至德达成宗仁,守义万载光荣。
攀枝花:①释致正洪兴,全普成大文。永世在金其,守忠定太平。德广庆子府,宝镜自现身。祥云光结彩,龙碧朝尚清。②慕祥芳泰彦。淑志习国成,登茂自其祥。荣宗恒可久,继泽世有光。
中江一支:儒千万念君,可仕维成广。梓庭之瑞光,昭明若星朗。贤良启文武,立朝安帮兴。仁德治国基,忠义时代荣。
绵阳游仙区一支:天智山同再采克,志庭应秀兴大国。朝中士子正才高,光宗耀祖显云昌。世上有书三分贵,习学文章永成名。
三台一支:思宗彦祖,秀继元祥。仁明大振,永代应昌。其泽学克复,道德昭扬。
安县一支:秀兴大国民,朝中士子正。才高登本学,绍景贵德成。耀祖显荣第,同定玉泰宁。
盐亭一支:文明学仕,大德永兴。守成崇正,万代登荣。承应华绪,履介怀清。克复从化,知行乐遵。
射洪一支:朝庆宗祖佑,天启定国明。大正光先德,富贵永世兴。仁让开基业,礼仪奠家帮。根深枝必茂,寿代福源长。
内江一支:甫卿源宗祖,文永廷秀才。志思学正国,天锡爵三台。
南充一支:儒大世添一朝臣,文定安邦武占其。佳维克本福长盛,万代高明盖异洪。
宜宾李庄一支:亦大星文章,朝廷应有光。德泽承先绪,聪明世代昌。民主以为政,科教兴家邦。忠爱勤学勇,富强永安康。
广安一支:儒大世添一,朝臣文定邦。家学本克富,道高明月洪。荣华光先锡,承乐方显志。
达州一支:华政甫景宗,思得友添文。世大登中献,承熙永昭宏。学尧裕佳兆,万仕朝端荣。昌宁定国泰,光廷显瑞龙。
万源一支:则耳秀其祥,正德宗显明。国泰天兴顺,云开万里清。
南江一支:千古龙道统,一本生国绪。
安岳一支:天明唯有德,思锡盛朝荣。应启登中正,承先永绍亨。家修曾克复,国现本贤英。道高仁义远,昌时显利民。
古蔺一支:天传如春。朝世心思,承继家学。理尚才德,光辉宇宙。
纳溪一支:秀源慕伏隆,孙景洪伯忠。朝廷永大兴,文武宗正顺。万国保尧成,吉庆常安泰。明光远照林,仕端维作圣。贤元亨利贞,发达富理森。
/特别致谢/
本期颜姓的采访和资料提供,得到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
(记者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