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致敬校园里最美的“她”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但女性的花期却远不止一年四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风采,“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成都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她”都在闪闪发光,她们不囿于年龄,不困于身份,在成都大学的校园里点亮自己,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贡献“她力量”。国际三月八日妇女节,我们一起致敬校园里那些最美的“她”。
李茂华:女性力量是不断突破自我
这是一双总沾着粉笔灰的手,伸开五指,指关节处微微隆起,掌心纹理深刻,这双手的主人,当过中学语文老师,也在中专、大专上过课,现在她是成大一名专职教师,她就是李茂华老师。
在成大这些年,她见证太多学生的成长。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的可能就是‘点亮孩子的心灯’,教学生勇于追求理想,激发他们的信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她认为,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传授知识或是申请课题那么简单,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双手,把她的第一届研究生马卓恺送入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刘思敏进入新晋世界500强企业,在读研究生徐张成获得2022年国家奖学金……这双手,托起理想、放飞希望。
“什么是女性力量?就是女性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力量。”从一名中学老师起步,她说“人生就是不断追寻和进步的过程”,她总爱把她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勉励他们不要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
刘茜:到一线去!
这双手查阅过无数文献,翻阅过无数书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记录着一名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思考;这双手飞舞于键盘,敲打出市场计划、企划方案,让策划人的思想火花绚烂绽放;这双手还扛过摄像机,握过话筒,用镜头记录下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这双手在与合作伙伴的握手,与团队成员的击掌中传递着一个管理者的坚定与温暖。这双手的主人,就是成都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茜老师。
刘茜老师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于四川大学,自诩“川三甲”。从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到商学院,从新闻传播到商科的学习,让她深刻感悟到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必须走出“象牙塔”,投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社会这个巨复杂系统,才是社会科学学习与研究最好的实验室。
做记者“到一线去”,追踪暗访女婴贩卖团伙,现场报道人质劫持事件,专访陈香梅女士畅谈《大公报》情缘......曾经的每一次亲历与对话,都为新闻传播的研究与教学积累了一手素材。
做市场“到一线去”,从十五年前媒介融合之初参与成都市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到组织团队搭建互联020社区商业运营体系,以化解疫情带来的商业风险,持续的用户洞察与市场运营经验让研究生在《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课堂也能体验到实战的乐趣。
做管理“到一线去”,一年两个学期,一学期为本科生上课,一学期为研究生上课;每周六下午2到3小时研究生研讨会,一年五十二周不断线,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的一线经验。
做研究“到一线去”,以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数据、每一个案例,每一次焦点小组访谈、每一个实验细节,以跨界促创新,在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中践行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初心。
她说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做管理,不论是做传播还是做市场,“到一线去”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线,既是问题的来源地,也是验证问题解决效果的试验场。对于一个女性管理者、女性研究者而言,应该首先让自己具备管理者和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再去叠加女性特质与优势。“到一线去”的勇气与历练、积累与沉淀、态度与方法,赋能每一个职业女性的成长与蝶变。
鲁兰:努力去做,尽力就好
这双手记录、研究着细菌和小分子不平凡的使命,也拿起粉笔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这双手的主人,是成都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方向的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鲁兰。
鲁兰的研究方向以天然小分子抗感染和抗肿瘤药理为主,工作内容主要是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科研基金申请、科研工作等。作为一位年轻的学者和教师,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项省级基金项目,参与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两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从香港中文大学到成都大学,从博士研究生到硕士生导师,鲁兰一直以“勤勉、上进、有责任心”来激励自己。
在生活里,她每天在女儿、妻子、母亲这些不同的角色中来回切换,复杂、琐碎、也具有很强的冲突性,她说“那种能够长时间沉溺于工作不被打扰的状态,对我来说算是一种奢侈。作为当代中国的女性,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内涵和任务,我想说,努力去做,尽力就好,同时不要忘了还有一个角色叫做‘我自己’!”
李姝:是母亲、妻子、女儿,更是她自己
她的手,可以握住粉笔,可以演奏音乐,也可以拿起锅铲……这是影视与动画学院李姝老师的手,学生们都叫她“姝姐”。
她曾获得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身为一名教师,她乐意帮助好学的人追求梦想,她是光源,愿意将光倾洒在所有学子身上。在生活中,她是母亲、妻子、女儿……她喜欢与孩子一起去户外徒步,与家人一起买菜做饭,享受着烟火人间。
她说,她更是她自己,她的理想就是永葆天真、热情、梦想。她愿意不断拓展自己,她曾三次赴国外大学作访问学者,在每一次跨国交流中,她会用比较的视野去感悟,发掘文化的异同,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人类文明结晶。同时,她也在学习小提琴,欣赏音乐的美好,日常也会玩玩配音,试图去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她认为:“上善若水,女性如水,无形而又有万形,无物而容万物。”
戴琼瑶:女性美没有定义
这双手既在医学院校翻阅过书籍,也在三尺讲台上握过粉笔,也拿起笔在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撰写的《关于我国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几点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这双手的主人,是成都大学法学院老师戴琼瑶。
出生医学世家的戴琼瑶本科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因为希望成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从现实角度出发去观察去发现,她选择跨专业继续深造。法学博士毕业后,她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方向的研究。
博士期间,戴琼瑶一个人带上行囊,到偏远的独龙江乡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一年多。虽有生活上难以适应的苦,又有收获满满的感动的甜:冬天的一杯热水,疲惫时一碗热烫饭……“这些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学者的使命和责任。”带着投身脱贫攻坚的使命和为学的初心,她记录下这个民族的发展细节,“让这个民族被全世界认识到,让更多力量进驻到民族发展中来”。
“我理解的‘女性力量’是女性在成为自己时所拥有的美好力量,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无需被定义。”在她看来,美从来不止一种,处于不同人生阶段,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在多元化时代,可以是温柔而有力量,独立且坚强,平凡而又不平凡……“希望大家能抛开容貌焦虑、年龄焦虑,不再被刻板印象所束缚,去学习、去运动、去热爱,勇敢地去发现美、追求美、实现美。”
董兆蕊:认真努力让“她”闪光
这双手,捧起过国家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等等这些荣誉证书,这双手上漂亮的美甲和各式各样的饰品,这双纤细白嫩的手来自外国语学院2019级泰语1班的董兆蕊。
作为国奖获得者,董兆蕊最高绩点4.61,平均绩点4.22,排名专业第一,她的在校志愿时长177小时。生活中的董兆蕊,爱美,爱旅游,爱拍照,爱发朋友圈。董兆蕊说:“做任何事情都尽力而为,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事情”,是董兆蕊的座右铭。
即将毕业,董兆蕊选择出国深造,目前已收到泰国清迈大学的offer。“让女性闪闪发光的,是任何年龄阶段都认真努力的态度。因为你对自己有要求、对未来有期待、有想变更好的心及行动,整个人就会耀眼起来。每一段努力的过程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没有天生完美的人生,只有努力过越来越好的生活。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邓利:帮助他人是一种力量
这是邓利医生的手,摊开手掌,密密麻麻的纹路清晰可见,深浅交纵,犹如道道沟壑,厚实的手掌之间透着红晕,这双手的主人是成大附院住院部药房主管药师。
“我从19岁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就是给病患提供药物服务。”在近20年的工作生涯里,什么症状用什么药、什么药和什么药不能一起吃,邓利早已烂熟于心。每天早上8点到岗,帮忙取药、告诉患者们用药时间与用量、叮嘱服药禁忌,确保患者们都清楚后才会放心交给他们。
当被问到工作累不累时,邓利笑呵呵地回答到:“不累,累什么累,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得能吃苦,能为病患者们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我的内心就很开心。 ”
欧海琼:女性力量是一种守护
这双手每天最早将橙园15栋的大门打开,晚上最后一个将大门关闭;这双手,写过15栋1800余名学生的姓名;这双手,轻轻叩开过15栋563间寝室的房门,确认每位同学都安全在寝。这双肉乎乎的手的主人是宿管阿姨欧海琼。
这双手,会在每天清晨轻轻摇动,回应同学们热情招呼;也在疫情防控时,为同学们解除繁难贴心守护。欧海琼阿姨的日常工作是做好寝室进出登记、检查寝室卫生、帮助解决同学们寝室生活中的遇到难题。“乖乖些,今天降温啦,记得穿厚一点出门。” 在宿栋群里,她常常暖心提醒。这双看起来笨拙的手却写出了最细腻的提醒,登记着最详细的信息,守护好同学们的在寝安全。“我在成大工作两年了,最喜欢的时刻就是每天早上,看着同学们元气满满地走出宿栋的大门,和他们在一起让我觉得我的精气神很足。”
欧海琼阿姨喜欢唱歌,喜欢旅游,也有着一颗永不停止跳动的少女心。她说:“我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学校的女同学都成绩越来越好,健健康康地成长。”
王芳萍:女性力量是乐观
这双手黝黑、粗糙,密密麻麻的皱纹在岁月的磋磨下爬上手背。这双手常常握着一把扫帚,或是提着一个破旧的布袋。这双手属于环卫工人王芳萍。
她每天与学生们一起“早八”上班,担当校园清洁“魔法师”。工作10小时后,在每天工作的结尾,她都会把所有的垃圾转移到六食堂旁的垃圾站,接着与所有同事挥手告别,拿上她的布袋,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回家。
在与其他的环卫工人一起对大运村的树木进行修剪时,王芳萍常常站在最前面推树、清扫垃圾,周围的男工人都竖起大拇指称她为“女强人”。“大运会要来了,想到自己也能服务大运会,每天都有干劲儿。其实环卫工人这个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资,更是作为大运会参与者之一的宝贵经历。”
编辑:闵秀玲 胡婧怡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