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蔬菜价格“过山车”

22.05.2014  17:27

    ——“从长远来看,要将蔬菜价格‘过山车’打造成农户增收‘直通车’,必须构建好现代流通体系。”省园艺总站副站长、蔬菜种植技术专家吴传秀说,真正解决蔬菜供需矛盾,要通过专业贸易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专业担保平台等一系列现代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指导蔬菜种植户对接市场,按市场需求进行种植。比如成都市正在开展的蔬菜价格保险试点,蔬菜种植户每亩投入不到一百元,就能够获得种植成本价格以上的保险收益,就不失为一种降低种植风险的解决之道。“另外,在播种时农户还应该控制好茬口和品种,错开集中上市的高峰期。

    ——乐山市通贸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幼林认为,利用乐山市新生金融实体民富村镇银行建立蔬菜价格调节基金,用金融手段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也能实现确保农户持续增收的目标。

    防止菜贱伤农菜农要有胆有识

    □宋开文

    菜贱伤农是一个老话题,近年屡屡发生。寻找原因,似乎也不新鲜。

    尽管如此,每当看到一棵棵鲜嫩的蔬菜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在市场里被挑拣,甚至过了生长期依然长在地里,烂在地里,骨子里对于蔬菜粮食和土地的那份情怀,总是被生生击痛。作为党报民情热线,我们有责任为之忧心,为之奔走呼吁。——我们相信,经过政府、企业、媒体多方努力之后,菜农终将渡过这一时难关。

    奔走呼吁的同时,我们依然止不住要发出疑问:为什么?

    这一次,不是问低价的原因,而是——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依然会发生?

    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来自彭山的好消息。

    同样是关于蔬菜,两个地方的两种境遇,两相对比,一忧一喜之间,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跟风种植,几乎形成一条规律:去年哪种蔬菜行情好,今年这种蔬菜就会贱卖。对信息的掌握,对市场的预判,提高十分有限。

    如今很多地方建立了专合组织,但并非加入了这一组织就能高枕无忧。是否有畅通的渠道了解市场信息?是否有专业平台搭起贸易桥梁?蔬菜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属性——一定的生长周期,不能长期存放。加上市场本来瞬息万变,这些因素决定了作为生产销售主体的菜农,面向市场时必须要有更大的胆量,更多的智识。

    充分获取信息,精准分析市场,大胆走出窠臼,这是现代化农业对生产者的必然要求。从彭山县悦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喜讯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但愿以后不再听到菜贱伤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