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3日在此间表示,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不放空”,要以国家金融改革大方向为引领“不走偏”,要以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为主体“不掉链”,要以金融风险防范为底线“不松懈”。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3日在此间表示,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不放空”,要以国家金融改革大方向为引领“不走偏”,要以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为主体“不掉链”,要以金融风险防范为底线“不松懈”。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上述“四不”原则引发了广泛共鸣。这不仅是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要领,也对自贸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启迪和借鉴,体现了上海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立足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好、管理好自贸试验区的责任和使命。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建设自贸园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新经验。在哪里设、什么时候设、试什么、怎么试,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
作为国家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播什么种、育什么苗,怎样取得好收成,如何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都要牢牢立足于这个国家战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努力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从挂牌之初,上海自贸区就高举制度创新的大旗,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一不是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服务于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能力:从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海关通关便利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到人民币跨境借款、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受益于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企业融资成本将降低10%-15%。”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说。
截至5月底,上海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9589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57家,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类金融机构321家,金融信息服务投资和资产管理和金融相关的企业1919家。上海自贸区运行8个月的数据,堪比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20余年的成绩。在没有税收优惠、没有特殊政策的背景下,这样的集聚效应只能来自于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的“改革红利”。
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例,上海正在加速成为人民币产品定价和清算中心。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介绍,到4月底,自贸区共发生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26笔,总量达到45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试点企业12家,收支金额达46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90%。
种“苗圃”不栽“盆景”,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就是要通过开放倒逼改革,为服务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上海自贸区的这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星星之火,已经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负面清单”的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全国多地衍生出“权力清单”改革。
“上海自贸区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管制、税制、法制,不断构建完善新的科学制度与良好环境,实现各项事务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是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平台。”新华社副总编辑慎海雄说。
当然,改革和创新必须有底线思维,防控风险不松懈、牢牢筑紧“防火墙”的意识贯穿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始终。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放开准入与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偏废。
上海自贸区正在努力探索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包括安全审查机制、企业年报公示制度、信用管理体系和综合执法体系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也有望于近期通过;而在自贸区分账核算体系细则落地同时,央行也同期出台了“风险审慎管理细则”,明确了一系列风险管理内容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上海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立足国家战略、围绕制度创新,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种好自贸区这块“试验田”,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和重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