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有效识别非法集资行为规避风险

14.11.2014  19:18

  专题报道《珍惜一生血汗 远离投资理财高息诱惑

  专家解读如何识别非法集资行为规避风险

  当前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假借国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名义,非法开展金融业务,特别是非法向社会公众集资,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跑路就会给集资参与人带来巨大损失。

  “只要您掏5万元,就能通过理财公司对外灵活放贷,每年能拿回24%的回报率。”当这样一个诱人的投资项目摆在面前时,您是不是敢投呢?省政府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曹铎提醒说,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类公司属于中介机构,不能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理财业务、私募投资等金融业务,大家千万要远离:“经济也是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些企业前期扩张比较多,后期需要资金, 就有向民间进行集资的冲动,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国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这个提法来从事非法活动,其实国际是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合法的金融业,比如民间资本投资银行、投资金融租赁公司,而这些人就是在打擦边球。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识别民间理财类公司是否在进行非法集资呢?曹铎说,非法集资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四个特点,一旦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我们就应该注意防范,并且向公安机关举报这种违法行为: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四川台记者马婧雯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FM:98.1,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