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舞台唱大戏——立体化德育谱新篇

19.12.2013  16:11
作者:杨雯 来源:宣传统战部

  
  今年新“优标”评出不久,“青春川农”就在微博上推出了“优标零距离—微访谈”活动,与线下校报推出的“优标”专刊、学校有线电视播出的“优标”电视专题片,以及紧随其后学工部举办的三校区“优标”报告会相互呼应。一时间“优标”成为了校园热词之一。像这样以青年学子熟悉的典范作为营造优良学风的“活教材”,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联动,营造一种浓厚的校园氛围,只是学校德育立体化工程众多有益的实践之一。

  所谓德育立体化是把简单、枯燥、抽象、单一的平面化德育变为立体的、多信号刺激的、全方位作用的德育,生动、形象、具体、全方位是其基本特征。这是2004年,党委副书记秦自强便提出的一新理念。过去,不少德育工作可通过老师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完成,而现在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过去的德育方式、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总结发掘各种现代传媒和资讯手段的教育功能,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短信平台等多元校园媒介,构筑平台,建起一种更直观、全面、具体、有效的德育实施过程,形成了一套“全”、“活”、“新”的立体德育体系。

   全——全方位的德育

  几个月前,刚来雅安报到时,林学院13级的张丹对这座小城的印象并不好,“感觉好荒凉!”可现在,她的感受彻底改变。这一转变要归功于“青春川农”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每一期诱人的本地美景美食推介,张丹就是被它们深深吸引,渐渐喜欢上了雅安,“感觉这是个很温馨的小城市呀!”

  和许多“90后”一样,张丹是个资深“微博控”,“有空就刷微博,睡不着也刷,哪天不刷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几乎所有零星时间她都用在了微博上,开微信和妈妈聊天也是她每晚的“保留节目”。微博和微信是她每天大半的资讯的来源。

  “有一次在‘青春川农’微信上的看到介绍,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十,一下子觉得我们学校好牛!”她立即把自己的感叹与室友分享,没想到“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几个人迅速叽叽喳喳表达自己的惊讶和自豪。通过微博、微信,还有校园电视、网上视频等渠道,张丹也越来越了解和喜欢自己的大学。

  新媒体已经我校近年来推进“德育立体化”的重要窗口,而张丹只是“青春川农”微博近4000粉丝中的一员。把德育内容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辅助德育活动,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从听、视、触等全方面感知德育的魅力。

  其实,自2002年以来,学校组建学生电视园地,开办“红色家园”网站和短信指导平台,除了以学习十七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等重大事件为契机,还通过这些平台对同学施加经常性的教育影响,如利用校内名师专家力量和校园网络与电视平台举办了“自然科学专家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系列访谈节目、“川农大讲坛”和“最受川农学生欢迎的十大马克思经典名言”投票评选活动等等。

  今年3月,为了更好地整合媒体平台,使其在思政工作方面产生更大合力,在原学生电视园地的基础上学生全媒体信息中心成立起来。这一“中心”管理运行的网络、微博、电视、广播、手机报,和党委宣传部的校报一起成为支撑起学校德育工作的六大重要媒体,从视觉到听觉,从白天到晚上全天各个时间段,几乎全方位地覆盖了同学们的各个信息来源。

   活——活力四射的传递

  长期以来,“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总与“老生常谈”一词相联系,被认为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缺乏吸引力,而我校立体化的德育则成功克服这些缺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有了感染力。

  比如学生全媒体信息中心运行的微博、微信、QQ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川农”,正如这个名字一样,这些窗口透出的满是青春的活力。“亲”、“童鞋们”、“小伙伴们”、“有木有”……在这里,你找不到板起面孔、高高在上的姿态,有的只是同学们最熟悉亲切、最生活的语言。

  “80后李明洲教授做客川农面对面,高端大气上档次……”“参与微访谈,了解真实,认准方向,下一个标兵或许就是你!”电影、音乐、小说、旅游美食、时政新闻、心灵鸡汤……除了这些内容极其丰富,娓娓道来式的分享,在这里能获得的还有关于四六级、考研、寻物、讲座校园活动预告等等这类最贴近同学们生活,充满“正能量”的内容。

  “超实用!那天写英语作文,我还用上了一句在这儿学到的新句式。”张丹带着点兴奋,说起自己玩微信的收获。

  在新媒体充分发挥其迅速传输优势,贴近校园生活的亲和力的同时,其他媒介也毫不示弱,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一个以校园网络、校内电视和短信平台为依托,以访谈、论坛、投票评选与信息发布等灵活形式为主体的先进文化多元媒介平台。

  校园新闻、学生电视园地制作的学生电视节目以其逼真形象的声画效果,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多元媒介平台中的重要一环。2006年,学生电视园地摄制的纪录片《深山情缘》甚至走出校园,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四川卫视等多家地方电视台播放,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2008年“5·12”地震、今年“4·20”地震,扛着摄像机的小记者们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记录并传递我校师生抗震自救同时广泛参与救灾的担当。

  2004年学校与中国移动联手开通就业信息短信平台,2011年又开通彩信平台。一到“求职季”、“毕业季”,同学们总会发现有各种实用提示、满是鼓励的手机报会贴心到来。除发布就业信息外,这两个平台更成为发布党的最新会议精神,定点帮扶后进学生,宣传科学发展观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

  为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2009年5月首届“川农大讲坛”开讲,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陈代文教授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促进学校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为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广大师生分享了他的人生体会。讲坛通过榜样的力量,紧扣当事人的人生经历,是“川农大精神”鲜活生动的呈现。

  除了形式灵活、内容鲜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学生全媒体中心和红色家园网络都是在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教师指导之下依靠同学自己的力量来操作运行。“指导老师经常跟我们讲,‘什么是你们感兴趣的,就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别让其他同学看你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全媒体中心的秘书长桂福林说,老师们通常只提出大的方向和目标效果,具体策划、实施全都由同学自己完成,这给了大家很大灵活施展的空间,也保证了德育内容以一种更鲜活、更符合同学爱好和情感特征的方式呈现。

   新——新型的传播模式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一中心六支点”对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吸纳利用正是时代的要求。

  “如果说以往我们采取的是‘传教士式’的单向传输模式,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学生处处长李武生说,学校在不断发展、学生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学校规模从原来的的几千人扩大到今天的几万人,学生也更加自主、独立、有个性,要再用以前集中开大会,喊话进行思政教育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时代和学校的发展对思政教育的方式、策略、技巧、内容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老气横秋的灌输变为青春洋溢的引导,立体化的德育通过不同渠道,让德育过程变成了能够双向沟通、多方参与的过程,也让同学们越来越愿意更主动地获取和接受潜移默化。

  “我们到成都校区、都江堰校区,来听的同学也非常多!”“有的同学们热情得不得了,结束了还拉着‘优标们’不停提问。我们只好告诉大家,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微博、微信,有时来不了的同学可以稍后到网上看视频,我们会放到网上。”全媒体中心副秘书长陈扬颖带队到的两校区开展“优标”巡回交流会,台下同学们的热情主动让她印象特别深。

  和很多政工老师一样,李武生有自己的微博,在他的QQ空间和微博主页上满是关于成长、学习的小故事,还有推荐书目和励志箴言,以及生活窍门或心理忠告。另一方面,“同学们最近都在关注什么、吐槽抱怨什么?发生了什么矛盾?也能很快了解到。”如今他的微博收听人数已近两万,通过与这些“粉丝”互动,不仅能及时掌握同学中的新动向,一旦发现矛盾也能尽快解决。而现在,全校所有学生工作部门都建起了自己的微博。

  除了网络,这一双向互动沟通在开通短信、彩信平台后在手机上也能实现。学校“关工委”就多次利用短信形式为假期留守同学送去问候,对预警同学在历次考试前预先给予提醒。有一次,一位“关工委”老教师对某位预警同学在发去“天气寒冷,考试将近,请注意保暖御寒”的短信后,得到回复:“心比天更冷”。老教师察觉到该生的消极情绪后,立即与其谈心,得知该同学对考试没有信心,打算作弊蒙混后,老教师不断鼓励和安慰他,最后使他打消了铤而走险的念头。正是这种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使得我们的德育工作变得更深入、更细致。学生与老师真正互动起来,营造立体化德育情景,改变仅以灌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达到了更好的德育效果。

  “原来传达学校的重要信息,用开班会至少要两天才能完成。现在,利用我们的全覆盖的手机短信、彩信平台,只要20-30分钟就可以办到了。”

  “我们这学期又在视觉传达方面补充了人员,另外,马上我们还要完善我们的QQ空间……”

  立体化的德育为校园塑造了良好的道德风气,这风气,像风一样,直接“吹”到同学的心坎。2010年,我校“利用多元现代传媒,打造校园先进文化——四川农业大学打造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多元媒介平台”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去年,我校在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做的《立体化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肯定。近来,这一平台还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一个新的德育工作大舞台已经搭建起来并逐步完善,它等待着德育工作者们更加华丽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