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签奶制品协议 荷兰助中国将年产量提至400亿公斤
荷兰政府发表的声明称,荷兰的奶制品行业专家将在未来几年帮助中国把年产量提高至400亿公斤。美联社称,这一协议在荷兰首相吕特在海牙的官邸签署,是中国政府重塑消费者对乳业信心的又一步骤。2008年曝光的中国婴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使消费者对中国奶制品的信心一蹶不振。进口乳制品例如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境内的声誉和价格比本土品牌要高很多。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环球时报》表示,去年全国生奶的总产量为353.1亿公斤。就单产来说,中国一头成母牛的年平均产量在5-5.2吨之间,荷兰为7-7.5吨,新西兰、澳大利亚为7.2-7.5吨,美国平均8.5吨,以色列平均10吨。欧盟、澳洲和新西兰的奶牛是放养的,而中国、美国和以色列是圈养的。荷兰牧场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都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比如,讲究营养均衡和奶牛的福利,这方面的理念才刚刚进入中国,大牧场已经开始实施,可是小牧场根本没这方面的概念。
王丁棉指出,国内大型牧场的经验和技术和国外相差不大。北京三元、上海光明等公司的养牛经验和技术已经很不错,广东个别牧场单产达到8.5吨。然而国内大部分中小牧场,特别是散户,和国外的水平差别很大,散户平均单产只有3.5-4吨左右。在这方面,荷兰的经营模式值得学习。荷兰搞家庭牧场,每家每户都有两三百头牛,这些牧场组成地区性的奶农合作社,每个家庭都是股东。不过,王丁棉认为,这种模式比较难学,中国农民的经营有局限性,而且近两三年来,每年退出市场的散户奶农都超过十万,目前100头牛以上的规模牧场只占37%。“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央牧场,思路是对的,但是要实现得十年八年的时间。”
哈佛商学院战略和竞争力研究所的报告分析称,荷兰是继德国和法国之后欧盟的第三大乳制品出口国,乳制品是荷兰食品出口最大的贡献者,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1%。荷兰已连续11年保持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目前在荷兰的中资企业和项目近400个。